过刊目录

  • 全选
    |

    理论探索

  • 李广仓
    2010,30(1):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报分析是一种深层次情报研究,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建构出符合公安情报客体特征的"分析框架",就能全面覆盖分析对象,帮助主体找准"切入点",在宏观与微观结合上把握事物本质,实现情报的集成分析。
  • 高庆德;程英
    2010,30(1):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报分析的现状呼吁更为严谨、科学的分析方法,情报大国特别是美国在情报分析领域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情报分析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具体事例,介绍了贝叶斯分析理论在情报分析中的运用。
  • 周淑云
    2010,30(1):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获取是社会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而公众信息获取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信息不对称导致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差异,从而影响社会公众充分获取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获取的成本,公众信息获取权益受损,为此需要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公众信息获取产生的负面影响,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政府规制、规范信息市场等。
  • 李昭晖;孙振领
    2010,30(1):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社会资本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参考咨询活动中的信任机制、数字化带给参考咨询信任的负面影响以及信任机制的培育途径。
  • 王红
    2010,30(1): 17-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图书馆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的到来,从Lib2.0到Lib3.0,从云计算到云时代,着重论述了图书馆在不断进阶中的障碍,只有将Lib3.0、图书馆员3.0、用户3.0完美结合,图书馆才能应对挑战,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
  • 王延广;姜艳凤;胡大敏
    2010,30(1):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作者从普通高校图书馆践行信息教育职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了数字鸿沟、教育鸿沟产生的原因及负面影响后,指出了图书馆在填充高等教育鸿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几项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供业内人士参考、商榷。
  • 梁秋春
    2010,30(1): 23-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管理与信息分析的关系后得出,信息分析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并对知识管理在信息分析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进行探讨。
  • 许洪军
    2010,30(1):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电子资源评价研究领域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著者分布及主题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这一领域论文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白清礼
    2010,30(1):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追求知识价值的社会化,论述了它的4个特点和3个构成要素,并论述了知识价值的主体性特征。
  • 王雪莲
    2010,30(1):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了学科分馆的涵义、定位与功能,分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通过研究"学科馆员"与"学科分馆"两种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内在联系,探讨两种制度优化组合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并通过实践中的探索检验该模式的优势。
  • 王寒菊;王为
    2010,30(1): 37-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信息化对促进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些对策。
  • 王文哲
    2010,30(1):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讨论企业动态竞争环境和技术竞争情报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将竞争情报循环的概念应用于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的流程分析中,建立起一个企业技术竞争情报循环框架,以期实现集约、高效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从而使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动态竞争环境下获得技术竞争优势。
  • 柳敏
    2010,30(1): 43-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馆员的工作环境、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形式等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在Web2.0环境下,应重新对学科馆员进行定位,并审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新措施。
  • 张云
    2010,30(1):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我国信息素质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年以来信息素质评价研究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评价目标及范围、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数据来源、特色评价项目几个方面进行了主题分析,指出我国信息素质评价工作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中应注意的趋向及建议。
  •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 蔡东蛟
    2010,30(1): 50-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网上国内外专利常用检索方法、全文获取技巧以及失效专利开发利用,其中常用检索方法包括直接访问以官方为主的专利网站、利用搜索引擎和专利下载工具软件等,获取技巧包括通过访问药物在线、丁香园、佰腾专利检索系统和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试验系统等站点免费获取专利全文的方法,着重叙述快速获取专利说明书和利用失效专利的有效途径。
  • 隋移山
    2010,30(1):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图书馆传统馆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资源已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电子资源的增加,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遇到了传统文献资源建设中从未遇到过的一些问题。因此,通过电子资源利用实证研究,增强电子资源建设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试图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对电子资源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和评价电子资源利用,并为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 解晓毅
    2010,30(1): 56-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图书馆本着公益性、开放性的原则,通过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积极的为基层图书馆服务,努力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本文从国家图书馆为共享工程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概况、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从运行机制、先期调研、资源建设、标准规范、版权解决、宣传培训6个方面为以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 鞠兰萍
    2010,30(1):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网络对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从主要类型、地理分布和学校层次及存在的问题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 严庄
    2010,30(1):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的加快,数据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导致存储容量的大幅度增加,许多大容量、大功率的传统存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导致数据资源中心的高成本、高能耗,对环境保护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引入绿色存储存储理念、实施绿色存储战略,是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系统总体拥有成本的关键;通过目前常用绿色存储技术的详细分析和介绍,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用符合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存储设备,建设高能效数据资源中心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黎艳
    2010,30(1):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开放存取的发展状况论述了开放获取对图书馆的积极影响,阐述了开放存取资源的几种获取途径,提出了图书馆开发利用开放存取资源可以尝试的几项有益工作。
  • 朱咫渝
    2010,30(1):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构库是用来保存并使用机构研究成果的数据库,本文通过网络调查,对目前国内外机构库的应用软件、收录资料的数量、类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国内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如何着手规划建置机构库提出一些建议。
  • 陈凤琴
    2010,30(1):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大量的数据对中日两国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配置、人均资源数量、资源使用、共享方式、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目的是通过了解发达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现状,力图提升我国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 范伟勇
    2010,30(1):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内容分类入手,对网络专利信息资源进行了系统整合和归纳,同时介绍了专利信息的查询途径、检索方式和检索方法,并对综合性和各内容分类的网络专利信息资源的配置分布作了罗列。
  • 信息咨询与服务

  • 张友华;高荣华;冯英华
    2010,30(1): 83-8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现在已成为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把信息共享空间这一新型服务模式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引入到国内高校,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宝贵机遇。本文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理论知识,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任萍萍
    2010,30(1): 8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对读者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提出读者满意度评价体系和建立读者满意度模糊测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论述了构建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夏秋萍
    2010,30(1):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阐述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对策。
  • 赵励
    2010,30(1):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蓝图展示了服务接触点,服务接触点是我们提高服务质量的着手点。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调查了服务质量接触点的读者满意度。感知蓝图模型整合服务蓝图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系统论思想。本文运用感知蓝图模型,探讨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途径。
  • 杨晓兵
    2010,30(1): 99-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国内数字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的现状,指出我国数字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数字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 张元晶;秦颖
    2010,30(1):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了用知识管理理念指导高校图书馆RSS信息服务,结合本馆实际探讨了RSS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借助RSS技术开展主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深化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
  • 楚存坤;孙思琴
    2010,30(1): 10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博客技术,探讨学科馆员应用学科博客构建高校科研平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是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一条新的可行途径。作者在文中详细描述了学科博客科研平台的构建过程和推广宣传的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注意点,同时对于学科博客科研平台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 张晓春;韩红
    2010,30(1):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分析了气象科研机构情报室用户群的特点及需求,探讨了在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为这些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对策。
  • 李利
    2010,30(1):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对学科馆员现状分析和学科化服务背景和内涵进行介绍后,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的良性互动"共赢"关系,从而进一步提出学科馆员要从服务的方式、深度和广度方面加强,以提升用户满意度。
  • 图书馆管理

  • 刘崇学
    2010,30(1):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休闲文化是指人在业余闲暇时间,经过充分自由选择,用于自我享受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休闲文化真正把人置于核心地位,是一种充满着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文化。图书馆的休闲娱乐功能为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拓展方向和空间。
  • 糜凯;史尚元;贾继娥
    2010,30(1): 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围绕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所发生的变化,从经典管理理论的四大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出发,研究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图书馆管理职能的变化以及组织的结构特点等。希望以此出发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从而使图书馆的管理能够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 郑金萍
    2010,30(1): 121-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是图书馆两大基本职能之一。文章阐释了终身教育理念,进而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终身教育职能。并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终身教育职能作用,做了初步探讨。
  • 曹安斌;韩爱萍;蔺艺红
    2010,30(1):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管理手段自动化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人本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三大原则,从环境育人、制度创新、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敬业精神几方面入手,着力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效能,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信息社会服务。
  • 王丽
    2010,30(1):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地区图书馆联盟的目的是资源共享,开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选择合作与共享模式的核心理念,读者权利是读者自由地享有图书情报机构提供的各种服务,以获取文献信息的权利。本文论述通过制定合理的、可行的规则,使图书馆联盟中的读者权利得到保护。
  • 钱永宽
    2010,30(1):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托马斯.戴伊说过"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件就是公共政策。"政府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之一,图书馆建设离不开政府政策扶持,本文就对图书馆政策问题的选取,如何进入政策议程等方面的研究,来探讨图书馆政策议程何以成为可能,并借此抛砖引玉。
  • 业务研究

  • 成晓东
    2010,30(1):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情况,并针对我国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现状,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馆际互借服务水平的一些看法。
  • 陆璇;周贵族
    2010,30(1):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文献的标引和著录历来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部分。随着图书馆从传统型向现代新型的转变,文献标引著录的理念、内容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深入讨论了新型图书馆环境下文献标引著录的原则,并总结出了一些在实际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技巧。
  • 郭瑞芳
    2010,30(1): 140-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信息素养的内涵及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有效性提高的方法和措施。
  • 王重阳;沈洪杰
    2010,30(1): 14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吉林大学农学部图书馆读者培训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读者培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归纳了抓好读者培训工作的几项主要内容,并提出完善读者培训工作的相应措施,以进一步寻求更加合理的读者培训途径和方法。
  • 李晓
    2010,30(1): 147-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公用平台建设和运行实践中管理机制创新点的分析,阐述了现行体制下,适应省级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的特点。
  • 邱建玲;刘占辉
    2010,30(1): 151-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将异构的数据源集成,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查询服务,是目前数字图书馆广泛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虚拟数据库技术的信息集成系统架构,并采用Web Service技术将不同数据源的集成以服务的方式把集成接口暴露出来,实现具有松散耦合性、易于维护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
  • 李昊;杨燕勤
    2010,30(1): 154-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已经发展为一个涉及到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计算机硬件和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复杂体系,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出发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自主研发基于B/S结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进而对其设计理念、系统设计,模块划分、系统安全以及整个开发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盛宇;刘俊熙;龙怡;郭金兰
    2010,30(1): 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基于Windows平台,使用VB语言在微软.NET框架下完成,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非规范用词"和"典型案例词典"的文本分类系统,系统采用人脑对自然语言理解的心理学原理"人们总是根据已知的最熟悉的、最典型例子的进行判断,只有在该方法不奏效的时候才使用频率这一概念,并且使用的是十分简单的频率"的分类策略。详细介绍词语切分统计、词库设计、父类词匹配、子类词匹配等子系统模块。
  • 程红梅
    2010,30(1): 162-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际网络是个人或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企业人际网络又分为企业内部人际网络和企业外部人际网络。竞争情报是植根于人际网络中的一项社会活动。在详细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充分揭示出广泛隐藏于企业人际网络中的竞争性信息,提出必须培育企业内部人际情网和企业外部人际情网以获取竞争情报;同时也提到在竞争情报收集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技巧和方式方法。
  • 研究生园地

  • 刘小波
    2010,30(1): 166-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环境下,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信息泄露"、"知识产权保护"等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呈现出的新特点和面临的内容安全威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安全保护方法和措施。
  • 张侠
    2010,30(1): 170-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我国网络竞争情报和竞争对手研究的发展概况,归纳总结了搜集网络信息资源的途径,以及挖掘竞争对手信息的方法。基于网络信息资源,以乳制品行业为例,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两大竞争对手"伊利"集团和"蒙牛"企业的财务状况。
  • 刘娟;俞培果
    2010,30(1): 174-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企业战略联盟及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为背景,探讨这一过程中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及其重要作用,并以竞争情报理论和企业战略联盟发展过程中竞争情报的应用现状分析为基础,提出战略联盟形成的过程模型,并对战略联盟生命周期中竞争情报获取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我国企业在战略联盟结成与联盟关系发展中,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