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理论探索

  • 梁芷铭;周玫;宁朝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信息资源表现出一定的生命特征,突出表现为信息唤醒效应。本文从“价值、渠道、需求”三方面阐述了网络信息唤醒效应的形成条件,并重点对网络信息唤醒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总结归纳,提出触发网络信息唤醒的相关对策,以期对网络信息的组织和存储提供合理化建议。
  • 余凡;程虹;王超;余红伟;许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数据采集是大数据时代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尝试着以任务在不同节点上采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作为调度指标制定动态任务调度策略,分别从任务调度策略、任务修改策略和任务回收策略3个角度构建任务调度模型,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动态任务调度模型能够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 严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期刊的载体主要有纸质和电子两大类,而人文社科期刊的载体选择往往与其内容分类有着密切关联。图书馆应根据读者不同的需求合理配置两种载体的期刊资源。本文在对人文社科期刊进行内容分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读者的阅读目的、阅读习惯、阅读体验、利用方式和便捷程度等影响载体选择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图书馆在进行期刊配置的过程中,学术和信息类期刊应以电子版为主,适当保留核心期刊的纸质版;新闻和休闲类期刊主要以纸质版为主,不断发展电子版以丰富内容,从而协调配置纸质与电子期刊以适应读者的不同需求。
  • 陈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催生了图书馆变革与创新的源动力。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调查,结合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案例,阐述了当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式选择与发展趋势,试图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更多借鉴。
  • 邢宝君;顾立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感知风险对于大学生参与网络团购消费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参与网络团购的心理及行为,文章从大学生参与网络团购感知风险的角度入手,运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因子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参与网络团购的5大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购物决策模型的研究,重新构建感知风险影响下大学生网络团购决策模型,并深入分析了网络团购感知风险对于大学生团购决策过程各部分的影响,有利于全面深入了解大学生参与网络团购的行为特点。
  • 王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图书馆主要研究图书馆系统与其内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借鉴了生态学的方法论,其价值观体现为一种和谐观、发展观。生态图书馆的定位主要取决于对“生态”含义的理解和界定,认为生态图书馆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知识对图书馆加以研究的应用图书馆学,其实质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
  • 王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协同理论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方法:对协同理论引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以及对协同理论引入到信息资源服务后形成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进行探讨,在技术上设法努力寻求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现代手段支持。结果:协同理论是一门以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存在的共同本质特征为目的的学科,不是去创造用户信息需要,而是要在思维上摆脱物流的观点,接受信息共享本当无冲突的理念。在理论上以协同理论工具为基础,找到一种信息资源多方位服务用户、全新的信息共享模式。结论:图书馆信息资源协同共建共享,是知识服务、信息共享、协同三者的最佳整合,是全方位的信息资源资源共享,最大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 邵艳丽;黄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群件是支持群体协同工作的应用软件,在当前协作群体信息共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使用群件的6个协作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调查和访谈获取当前三大综合型群件具有的主要信息共享功能,以此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KANO分析和交叉分析,确定对群件信息共享功能的需求类型和满意程度,为群件开发者提供参考。
  • 王欢;祝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与折射,代表着全社会价值观的总体变化趋势,探究网络对价值观形成与塑造的影响,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北京邮电大学111名“90后”大学生为例,分析网络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影响力。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思考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网络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效用;对比分析五大媒体对价值观的影响;从上网时间和网龄两个维度,探讨上网情况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系。
  • 王本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认为,默会知识论持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知识观,这体现在知识的连续统一性、过程性、主客观统一性和嵌入性等方面。波兰尼的默会认识的动态结构阐述由默会知识到明述知识转化的动态过程,野中郁次郎或许就是从这一点受到启发,从而提出关于组织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另外,文章分别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提出默会知识转移和转化的新模型。
  • 齐春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从资源内容、资源检索、资源使用以及资源成本4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TOPSIS法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进行定量排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 薛中玉;李春梅;杨思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产业集群特点,面向数据检索要求,对数据挖掘推荐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挖掘推荐系统相关技术和算法,设计系统功能模块架构,研究分析处理流程,构建数据挖掘推荐系统,实现产业集群信息的智能化挖掘推荐服务。产业集群数据挖掘推荐系统具有用户需求信息挖掘推荐、相关服务信息挖掘、潜在协作伙伴挖掘推荐及科技成果动态感知等功能,能为用户推送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便于用户发现协作伙伴和潜在客户,促进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 龚花萍;刘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信是腾讯推出的一款用于移动终端的免费即时通讯软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向公众推送政务信息。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政务信息公开新模式,认为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是一种新型的政务公开方式,具有方便、快捷、交互性强等特点。通过与其他政务信息公开方式进行对比,阐明了微信政务信息公开的意义。
  • 付沙;宋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备选方案中评价专家给定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思想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为全面考虑各评价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将专家对各指标的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参照点,建立一个基于投影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获得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对评价信息进行集结,从而获得各方案的排序与择优结果。最终,通过数字图书馆馆藏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信息咨询与服务

  • 吕岩彦;李松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视频宣传作为一种新兴的宣传形式,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本文通过对宣传视频的分析,提出高校图书馆宣传应从4W(定位、文化、趣味、立体式网络)4个方面提升读者参与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 杨亮;雷智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描述大数据研究背景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对图书馆信息推送、参考咨询、学科服务,好书推荐等个性化服务的影响,总结大数据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及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针对数据分析的平台、成本问题、用户隐私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 谢剑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义绑定服务(SBS)是一个管理语义绑定集合的稳定服务,这种绑定代表了数据与元数据、元数据与知识实体之间的关联。了解语义绑定服务的功能及其实现形式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元数据管理、开展信息组织工作。
  • 刘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考察国内外部分知名高校图书馆在发展战略、资源建设、服务方式、新技术应用、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举措,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学术信息交流服务的新思路。
  • 张旭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Web2.0技术作为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出现无疑将对学习者的情感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文献检索课发展历程,从时代的呼唤、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寻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探讨Web2.0环境下文献检索课与情感教育的高度耦合,并指出从认知、人文和交往3个方面提升Web2.0环境下实施文献检索课情感教育的策略,旨在提高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绩效。
  • 李曼;陈建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链接分析法确定了电子政务网络影响力的评估体系,提出如何合理利用商业搜索引擎搜集数据,并对广东省21个市级政府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测评,结合评估结果提出提升电子政务网络影响力的策略方法。
  • 李跃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扶助的特殊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关爱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弱势群体,是图书馆惟一不变的宗旨。本文从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特征表现出发,探讨了图书馆弱势群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图书馆弱势群体的服务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知识服务。
  • 信息计量学研究与应用

  • 陈祥燕;李宝奕;高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2008-2012年SCI、SSCI和EI收录的物流论文为基础,对国内外物流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增长趋势、学科分布情况以及关键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近五年来中国的物流科研活力不断提高并处于世界前列;国内外物流类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国内外物流研究的理论都注重从供应链的角度展开,而物流业与制造业相结合的实际问题都是主流;国内外的物流研究方法意识上都呈现集中特征;而国外更多的利用了启发法、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物流研究。
  • 尹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统计了基础数学领域10本国际顶级期刊在1981-2011年间发表的所有论文的作者情况,做出了作者合作网络图。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最大连通子网络的属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对网路的小世界效应、无标度特点、集聚系数等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业务研究

  • 金洁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学科服务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本文从服务于重点学科的文献保障角度探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评估内容,包括了专业学科资源采访、机构知识库建设、相关特色数据库建设、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整合、OA资源整合、学科导航系统、研究资料管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利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为实证调研优势学科的数字资源保障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 赵云辉;崔新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1999-2013年有关社会资本、组织学习与知识创造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元分析技术要求的研究样本。通过元分析技术综合并统一这两个层面中片面、分散的甚至不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基于现有的理论文献,提出社会资本、组织学习与知识创造的研究假设。通过元分析结果,发现除社会资本中的关系数量、关系强度以及网络中心性的研究假设外,其他被测的研究假设均得到了支持。基于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分析。
  • 王灿荣;刘喜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利用档案社会化服务绩效测评的专家知识和经验,确定绩效指标层级,并综合分析专家评判的数据,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从而构建出档案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 康敬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最终实现也是服务社会。如何发挥高等院校的科技和智库优势,借助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信息手段,构建科技惠民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高等院校科技惠民信息服务平台的现实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高等院校科技惠民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对网络环境下科技惠民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并就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现实的建议和对策。
  • 石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查新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文献检索和咨询工作,具有鉴证性和服务性双重特性。查新工作中存在的科学伦理问题主要包括“知识公有原则”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无私利性原则”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冲突、“合理怀疑”与“合作信任”之间的矛盾等。本文剖析了查新工作中科学伦理问题的现实依据,并指出了查新机构和查新员应该承担的伦理责任。
  • 王靖会;石磊;付兴奎;王朝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和本科毕业论文水平为目标,设计并开发了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现从选题、开题、论文指导、成绩评定等全程网络化信息管理。
  • 王泽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基于Lucene实现中文书目搜索系统的项目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Lucene中文分析器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实验,对Lucene自带的3个分析器及开发活跃度较高的两个第三方中文分析器,从分词效果,建立索引的时间和空间,检索的时间、检全率和平均检准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综合实验分析结果,指出ik分析器总体性能最优,为最佳选择。
  • 岳永鹏;钟仪华;王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Zotero是一款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它集参考文献的收集、管理、群组共享、引用、自动同步功能于一体。它可帮助用户高效管理和快速生成参考文献,善加利用能够令论文写作和科研工作事半功倍。本文从论文写作的角度出发,简介了Zotero的安装,分析了Zotero的主要功能。该文可为用户了解Zotero和使用它来为其科研和学术论文写作快速收集和使用参考文献提供帮助。
  • 秦文珍;肖琼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目前学术研究最活跃的生物医学领域,其预印本在最近才有所突破性发展。按照创办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国际上三大生物医学预印本系统:arXiv数量生物学预印本、PeerJ预印本和bioRxiv预印本。在对它们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生物医学预印本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王艳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要以学科资源为基础,以学科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以提升服务为主线,以经济实用为宗旨,将学科资源与学科服务集聚,便于服务合作管理及拓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科用户,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
  • 许桂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现行两种编目工作模式利弊的基础上,为综合两者之长且避其短,提出了新的编目工作模式——“提问——解答/讨论”式一条龙作业,即在现行的一条龙作业模式中增加“提问——解答/讨论”环节。编目数据审校人员在对编目数据进行审核时,依据“提问——解答/讨论”工作记录对编目员的工作进行量化,督促编目员保证编目数据质量,加强编目员之间的交流、探讨,促进编目员的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提问——解答/讨论”记录还可作为本馆编目规则制定和修改的依据。
  • 席永春;王庆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用户获取文献的必备服务。用户对这项服务是否满意?我们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吗?用户的阅读习惯如何?本文拟通过用户调查,了解用户需求,分析用户行为习惯,改进服务。
  • 郝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从地方文献概念入手,对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特殊地位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地方文献在促进本地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核心服务能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强调加强地方文献理论体系研究,提升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本省地方文献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抓好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
  • 研究生园地

  • 彭博;刘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网络研究的深入使社会网络可视关系的研究成了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广泛使用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如Ucinet,Pajek等使用图论来展示个体间的网络关系,而忽略了节点自身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因而如何同时展示网络关系与节点属性成为当前社会网络可视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2003-2012 JASIST(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会刊)合作网络的可视化分析为例,探讨了如何揭示关系网络中节点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信息,为多属性社会网络的可视化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方玉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威客作为新一代Web2.0应用,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为知识服务价值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威客知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知识共享、创新的效率,因此,基于社会资本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以盈利型威客知识服务形成机制为切入点,从寻客、威客平台、威客以及知识成果4个维度对我国盈利型威客知识服务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寻客需求、平台服务资源、威客素养及知识效益等因素都将对其产生影响。最后提出盈利型威客知识服务优化策略,如提升寻客积极性、完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以期提高威客知识服务水平,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 综述

  • 谢卫红;屈喜凤;李忠顺;王永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共享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知识共享相关概念的研究并不统一,也缺乏对其现有研究的系统梳理,这有碍于知识共享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采用综合归纳法从3个方面对知识共享进行系统梳理。首先,对知识共享定义和测量维度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共享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最后,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