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王芳, 朱宏智, 朱健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我国社会组织政策的构建和演变深刻地嵌入了社会组织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政策主题及政策态度的演化,可以理解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路径和复杂特征,并为政策的合理构建提供战略性启示。[方法/过程]构建政策态度自动识别模型,使用Word2vec辅助人工扩展词典,对1980—2018年社会组织政策文本进行数据挖掘和政策态度分析,揭示出不同主题、不同省份的政策态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结论]我国社会组织政策态度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事件对政策态度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不同主题的热度和政策态度变化反映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选择性培育策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政策态度基本呈现为"宏观鼓励"与"微观规制"特征;本文构建了社会组织政策演化动因模型,此模型也可推移至其他领域政策的分析。
  • 何琳, 艾毓茜, 刘建斌, 彭秋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字远读视角下分析历史典籍,将特定时期社会通过可视化等综合技术展现给研究者,以帮助研究者量化史学研究。[方法/过程]以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本数据为基础,借鉴用户画像概念,提出社会画像的构建方法。根据各发展分面内在逻辑数据构建社会画像描述框架,利用多种文本挖掘技术抽取不同维度的特征标签,形成社会画像,并以先秦时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借助基于史实的社会画像,能够全景化呈现社会发展状况,可以为研究者快速获得古代社会概貌提供支持,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 姚晨, 樊博, 赵玉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信息协同是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阐明应急信息资源的内涵特征、分类标准和使用规范,结合应急管理中信息潜伏期、爆发期和衰减期的阶段性特征,围绕"数据—特征—决策"的分布式信息融合策略,开展基于情景构建的应急信息需求分析,实现全情景链推演下的智能需求推荐,分别从政府部门间关系、府际关系及非政府组织间关系视角出发,剖析应急信息协同的掣肘因素。[结果/结论]从数据、行为和业务层面构建起更适合现实国情的多主体应急信息协同总体架构,提出优化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机制的策略选择。
  • 刘政昊, 倪珍妮, 桂文瑄, 钱宇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道"学知识体系庞杂、研究对象众多,从知识关联的视角出发分析和发现老子"道"学研究的多元特征并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对于促进新文科背景下老庄研究的系统性与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作者—关键词"二模网络、主题时序演化网络和语义网络对"道"学研究文献的知识关联特征进行探索分析,并通过构建包含59 286个实体、95 612个关系实例的老子"道"学研究知识图谱实现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结果/结论]依托知识图谱构建的老子"道"学研究知识体系为道学研究者提供了关联知识发现的依据,其实现方案也为数字人文领域学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 施艳萍, 李阳, 袁曦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持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术知识交流的模式,在此背景下线上学术会议成为知识交流的重要桥梁,并俨然成为一种"常态"。为此,测评科研人员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效果,对于提升线上学术会议质量、支持面向未来线下线上融合的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模式变革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要素及特征构建了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测评了线上学术会议的综合知识交流效果。[结果/结论]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较好",但趋近于取值范围的下限。可见,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模式得到了参会者一定的认同和支持。但是,线上学术会议仍然需要从提高知识性、增强交互性等方面入手,优化参会体验,提升交流效果,以重塑后疫情时代学术知识交流新模式。
  • 张耀坤, 吴瑞, 宗金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平台为科研人员协同创新行为提供了可能。但科研人员协同参与和平台协同功能供给之间存在复杂交互关系,厘清二者间博弈关系,有利于改进学术服务平台和提升科研人员协作效率。[方法/过程]基于有限理性人假设,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求解博弈双方不同策略下的演化路径,并利用系统动力学对策略选择进行稳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学术社交网络科研协同行为演化博弈系统有(协同,支持)和(不协同,不支持)两条演化稳定策略;博弈双方收益、额外收益、扩散价值会正向影响系统演化为(协同,支持)策略,博弈双方的成本与损失会反向影响系统演化为(协同,支持)策略。因此,平台可以优化注册机制、完善群组(Group)等功能,促进科研人员参与协同行为。
  • 赵欣, 赵琳, 吴婷玉, 张之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线社区中知识搜寻者能否以及如何转化为知识贡献者引起了信息与知识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针对前人研究不足,本文综合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感知理论等,实证考察用户通过知识搜寻行为提升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进而增加知识贡献行为的多重路径机制。[方法/过程]使用问卷法收集208份有效数据,采用穷举法构建11个相互竞争的中介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计算比较各模型的数据拟合度指标、路径系数,选择最优模型,检验理论假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搜寻者转变为贡献者的过程中存在着多重中介路径,但自我效能感的独立中介作用存疑,内部动机的独立中介作用显著,自我效能感与内部动机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 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挖掘

  • 马永红, 孔令凯, 林超然, 杨晓萌, 倪惠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研发作为国家战略,如何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对于国家和企业把握技术先机,抢占技术制高点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本文结合专利文献数据,利用LDA主题模型实现数据降维,提取技术主题,从技术主题成长性、融合性、创新性、突破性4个特征识别候选颠覆性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网页新闻数据,测算候选颠覆性技术主题与网页新闻数据主题之间的匹配度,分析技术的市场属性,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结果/结论]本文以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得到"智能数字控制"及"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颠覆性技术。
  • 邓君, 彭珺, 孙绍丹, 鞠海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文利用叙事图谱化的方式对游记文本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知识组织和挖掘,直观、生动地展示旅游事件知识之间的关联与结构,为推行旅游用户需求精准化知识服务提供参考与启示。[方法/过程]网络康养游记文本为实验数据源。采用基于规则模板的顺承关系与事件抽取方法,结合基于Doc2vec和K-Means的语义相似度聚类实现事件泛化,最后利用社会网络工具构建康养旅游事理图谱对游客行为过程描绘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构建事理图谱能够快速揭示康养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游客行为偏好特征以及趋势等。根据研究结果为旅游相关机构在康养行程设计上提供4类方案,并在产品开发、服务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程秀峰, 张梦圆, 丁芬, 陆颖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开发者社区中意见领袖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这些特征值对其他用户行为的影响力,探究意见领袖影响力形成的原因,为提升该类社区用户参与度提供最佳实践路径。[方法/过程]依据社区的综合排名,筛选出意见领袖,将他们的特征分成3类(成就、互动、贡献),基于每类特征值对意见领袖进行聚类(权威型、新晋型、传播型),利用网络结构可视化方法揭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要素,并从用户发展、平台建设及机构资源利用3个视角提供参考建议。[结果/结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动态确定特征值分布对关键用户提升影响力的最佳路径。典型开发者社区中权威型意见领袖的粉丝数、原创数特征,传播型意见领袖的等级值、原创数特征,新晋型意见领袖的收藏数、码龄、博客数等特征,对用户学习意愿的影响较大。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杨佳雯, 赵志耘, 高芳, 贾晓峰, 李梦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省级人工智能政策在落实国家规划、引导地方政策实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省级政策内容,有助于明晰省级政府的人工智能发展布局与重点,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二维分析框架,以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共40份省级人工智能政策为研究对象,进行政策内容量化分析。[结果/结论]从总体上看,工具维度,省级政策供给型使用最多,环境型使用不足,需求型内部分配不均。目标维度,具体领域融合受关注度最高,理论研究最少。工具—目标维度,存在明显的一对多,多对一关系,不同目标对工具的使用侧重存在差异。从各区域看,东、中、西、东北部在工具运用和目标部署上呈现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东部对科技源头创新的重视程度较高,中部以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为重点,西部环境型工具整体使用最少但内部子工具占比均衡,东北部强调从金融和税收方面助推企业发展,但需要加强法规管制力度。
  • 邢文明, 陈继丽, 邱春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FAIR原则作为一套促进和确保科研数据可发现、可获取、可互操作和可重用的原则,推进其实施,对保障科研数据充分共享与重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数据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FAIRsFAIR项目的背景、运行模式、工作成效进行深度剖析,并总结对我国推进FAIR原则实践的启示意义。[结果/结论]将FAIR原则融入科研数据管理相关政策中、建设支持FAIR原则的科研数据基础设施、把FAIR原则的理念内涵融入研究生教育体系、建立FAIR设施与服务的认证评估机制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FAIR原则的落实与实施。
  • 孙志腾, 刘文云, 黄平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创新生态视角下的科技情报服务体系是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科技情报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当前科技情报服务研究的不足,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两个原则及3条思路构建了创新主体、创新资源集聚、技术支持与保障、服务交付与实现、服务跟踪与反馈的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结果/结论]将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到创新生态系统中,有利于促进微观企业层面的个体互动,强化产业间耦合共生关系,实现国家层面科技创新的生态化发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共同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 张连峰, 张鑫蕊, 张海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立足于情报学,从整体的角度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领域主题发展态势和研究内容,并对此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为应急管理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梳理国内外已有文献,应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工具针对热点关键词、主题演化路径等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的参与主体、协同要素、协同机制和协同模式4个方面进行详细述评。[结果/结论]当前研究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应结合前沿技术优化信息协同机制和创新信息协同模式,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应用情报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 黄茜茜, 杨建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近十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网络舆情研究方法应用情况,辅助研究人员准确认识和选择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本文使用文献计量、聚类分析、网络分析等多种方式从"时间—方法" "主题—方法" "作者—方法""方法—方法"4个维度展开分析;接着,总结了各研究方法的适用场景、应用条件和应用效果;最后,对方法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作简要评述,并预测了未来舆情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网络舆情研究方法从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到以知识发现方法、仿真建模方法等智能方法为主;舆情传播演化、监测预警、治理引导三大研究主题各有其适用方法;高频作者主要使用人工智能、网络分析、仿真建模3类方法;研究中知识发现方法最常与其他方法共同使用;方法应用过程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论应用三方面仍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