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张艺炜, 邓三鸿, 胡昊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演化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递进特征,满足Logistic模型,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网络舆情演化全过程中参与网民群落内部的交互作用,可以为细化网络舆情要素研究及调整舆情危机处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舆情事件参与网民为核心,总结了网络舆情演化机制和共生模式,构建了基于扩展Logistic方程的网络舆情演化共生理论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结论]通过新浪微博中管控合理和管控不当的两例舆情数据验证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二维共生模型的合理性,总结了不同演化阶段和管控条件下参与网民各单元间的共生关系及成因。
  • 刘国佳, 韩玮, 陈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政策的特征与不足可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制定及体系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2020年1月—8月中央政府发布的329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政策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分别探究了疫情应对政策的主体合作网络、内容与执行效力特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政策主体维度,联合发布成为主要形式;在政策工具维度,3类政策工具占比需协调平衡;在政策效力维度,政策整体表现良好,但部分待评价政策时效较短,稳定性较低,前瞻性亟待加强。基于此,提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优化建议。
  • 崔珂成, 马晓悦, 薛鹏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通过引入隐喻地图来改善之前可视化工具在统一表征应急物资需求主题结构和演化关系方面的缺陷,减少分离式表征对用户造成的认知负担。[方法/过程]设计用于表征社交媒体中应急物资需求主题的隐喻地图,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了一系列交互式功能便于对信息的探索性分析和整体认知。[结果/结论]基于隐喻地图的视觉表征可以强化对于需求主题结构和演化状态的整体表征,减轻用户认知的心智负担。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隐喻地图的应急需求主题可视化方法,为应急资源协调调度等决策提供了参考。
  • 王福, 李哲, 高化, 王科唯, 韩丽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场景时代,社会化问答平台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主体和价值创造过程发生着改变,如何将场景化要素嵌入社会化问答平台,实现服务模式创新成为其发展的关键,这也是社会化问答平台服务模式未来变革的方向。[方法/过程]为此,对社会化问答平台分别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视角出发,以服务效率和服务价值两个维度的融合为目标借助于场景要素,基于用户信息期望实现不同维度情境的配置,即通过场景化情境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协调配置实现社会化问答平台服务模式创新。[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社会化问答平台场景化情境配置的本质就是要基于用户对社会化问答服务效率和价值的双重期望,有效地实现不同维度情境的配置,这是社会化问答平台实现功能视角的效率型服务模式和实现管理视角的价值型服务模式融合创新的途径。
  •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 张敏, 龙贝妮, 邵欣, 刘盈, 张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持续使用意愿是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直观反映,深入探究并形象刻画拟态陪伴视域下短视频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形成机理对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从拟态关系和平台内容两个维度出发,在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情感依恋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以短视频APP抖音用户为研究样本,采用"情境实验+问卷访谈"的方式获取336份有效数据,利用Smart PLS2.0软件验证假设和模型。[结果/结论]拟态关系承诺和平台情感依恋正向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拟态关系承诺受社交有用性和拟态关系需求满足的正向影响,平台情感依恋受功能有用性和内容质量需求满足的正向影响。此外,相对于男性,女性的平台情感依恋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内容契合性对内容质量需求满足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未来短视频产业治理中,应关注不同群体对短视频APP使用需求的差异性,引导用户合理使用,同时加强短视频监管,防止青少年沉迷其中。
  • 王建亚, 张欢, 张雅洁, 程慧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知识付费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传播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需要深入探究用户使用意愿的形成机理。[方法/过程]基于用户对知识付费的应用情景和ELM模型,考虑心理惯性,构建知识付费用户使用意愿形成模型,并探究不同调节定向个体的信息加工策略差异,通过问卷收集数据,进行模型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用户对知识付费感知价值的形成需要通过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对信息加工,其中中枢路径信息加工作用大于边缘路径信息加工的作用;免费心理削弱了感知价值对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预防定向倾向的个体强化了内容质量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作用。[价值/意义]为知识付费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拓展了ELM模型在知识付费场景中的应用,对心理惯性和调节定向在知识付费用户使用意愿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实践方面,为知识付费平台和服务商转变用户态度和提升用户使用意愿提供建议。
  • 李新月, 朱庆华, 赵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老年人在微信上分享各类信息的社会热点现象,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探寻老年人分享微信信息的影响因素,并为信息服务提供商优化信息产品设计和内容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了以信息搜寻、娱乐需求、自我表达、社会支持和利他需求满足为收益,认知成本和操作成本为成本的老年人微信信息分享行为概念模型。之后,回收有效问卷227份,并运用AMOS软件对数据开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结论]老年人的信息搜寻、自我表达及利他需求满足正向影响其微信信息分享行为,其中利他需求影响最为显著。同时,操作成本负向影响老年人微信信息分享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信息服务的优化提供了对策建议。
  • 李长荣, 纪雪梅, 郭凤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情感表达特征,对在线健康社区平台创新服务水平,舆情监管部门提升舆情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情境,首先,采用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发帖和回帖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和计算;然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识别事件传播过程中的高影响力用户、高活跃度用户和关键中间用户;最后,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关键用户的情感表达类别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关键用户的情感表达强度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主要呈现"好"和"恶"两种情感;"怒"情感的影响力均值、中间中心度均值最高;用户的影响力与中间中心度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用户的活跃度与情感表达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部门需要及时疏导用户负面情感,安抚情感表达激烈的用户,有效控制舆情蔓延。
  • 信息分析与竞争情报

  • 周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技术创新中的竞争情报活动进行探索性研究,试图发现竞争情报在技术创新中的使用方式、作用以及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引出8个研究问题并设计了相应访谈提纲和问卷,对嘉兴市43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结论]在技术创新中竞争情报具有改善产品和改善市场两个主要作用;不同类型的竞争情报对技术创新具有差异化作用;个人层面的因素是制约技术创新中竞争情报活动的主要因素;在技术创新中企业主要采用直接方式搜集竞争对手情报,更加关心竞争对手的当前状态。
  • 周磊, 方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理解创新需求的内容导向及其演化模式是规划产业创新供给的基础和前提。[方法/过程]基于创新链与时序二维视角,融合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产业科技创新需求挖掘框架。[结果/结论]以国防科技工业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其创新需求集中为4类:电磁学与元器件系统、软科学、智能装备系统、新材料。电磁学与元器件系统需求属于研究主导的同步创新模式,软科学需求属于研究主导的反馈创新模式,智能装备系统、新材料需求均为应用主导的同步创新模式。最后提出国防科技工业产业创新供给的对应策略。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符川川, 陈国华, 袁勤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专利审查员的时间成本和主观性并提高业务素质,也可以为专利申请者的专利布局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研究在专利质量界定与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组合模型用于专利质量的分析与分类预测,并以新兴产业的区块链技术专利为例展开研究。该模型由自组织映射、核主成分分析以及支持向量机3种方法组成,其实现过程包括两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自组织映射(SOM)对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收集的21 496项区块链技术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并界定专利质量类别;第二阶段,通过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专利数据进行降维降噪处理,经过处理的专利数据再由支持向量机(SVM)得出分类结果。[结果/结论]在对区块链技术专利质量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后,基于3 306项区块链专利历史数据来验证训练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的匹配度达到87.26%。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组合模型能够有效地对专利质量进行分类与预测。
  • 张婷婷, 张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国际高端品牌社交媒体平台官方账号发布的本土化营销资讯为例,探讨社交媒体平台本土化营销资讯对平台用户互动的影响。[方法/过程]基于VBA爬虫数据,本研究对30个国际高端品牌官方账号2010—2020年1月发布在新浪微博平台的资讯进行分类,结合本土化营销资讯与国际高端品牌独特性的社会身份,阐释了国际高端品牌官方账号发布的不同类型本土化营销资讯对平台用户互动的影响差异。[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国际高端品牌官方账号发布的本土化名人和娱乐活动资讯占比越高,平台用户的互动越多;而本土化产品资讯占比越高,则对国际高端品牌的社会身份形成冲击,从而降低平台用户的互动。本研究为国际高端品牌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本土化营销资讯在社交媒体平台提高平台用户活跃度和粘性提供了实证依据。
  • 魏晨, 付宏, 张婧, 刘如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情报需求与服务的内涵,并通过面向投资机构提供的情报服务案例,分析了投资机构的情报需求,以及为其服务的情报内容和服务方式,为情报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聚焦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投资机构A公司对核心技术或项目进行投资活动为出发点,对服务需求、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基于投资机构的主要情报部门需求,归纳并分析了情报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识别需求的方法,使提供的情报服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全面性和参考性,得到了用户认可。
  •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 郝文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政府数据开放是新时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战略行动,明确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助推政府数据开放顺利实施。[方法/过程]借鉴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分类与管理。[结果/结论]研究共界定了11个政府数据开放的利益相关者,并将其分为领导型、受益型、支持型、边缘型4类,进而提出了政府数据开放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策略:进行分类管理;树立服务理念;预测利益需求;建立交流机制;进行自愿协商;融入"边缘型利益相关者";以符合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方式开放数据。通过利益相关者界定、分类与管理能够厘清政府数据开放过程的复杂利益关系,有效整合利益资源,释放数据开放效能。
  • 窦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与利用对数据共享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要求。数据加速共享开放使得数据应用与服务进入到崭新的阶段,在发挥更大数据价值的同时,也暴露出新形势下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现象。因此,如何保持数据开放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平衡成为大数据价值发挥必须解决的难题。[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数据开放共享与隐私保护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创新性地从不同主体与不同数据形态的隐私泄露进行归纳,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针对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应用与服务过程中数据的不同形态,从技术实践、管理制度层面提出基于"层次数据"与"算法问责"相结合的应对策略,为探索兼顾数据共享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提供新路径。
  • 袁国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采用当前方法分析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特征时,无法明确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导致分析结果的灰色关联度低、小误差概率小、均方差比大,因此研究了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特征及其预警方案创新方法,采用系统动力学对网络舆情危机演变变量和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和建模,获取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网络舆情传播热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系统。[方法/过程]结合Verhulst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构建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分析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特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构建信息汇集分析机制、预警机制、信息发布机制和引导机制的预警方案。[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分析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特征时,分析结果的灰色关联度高、小误差概率大、均方差比小。
  •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 林原, 贺俊尧, 姜春林, 丁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基于出版后同行评议论坛Pubpeer,构建学术预警指标,提出学术预警指数,对出现学术风险的作者进行预警。[方法/过程]通过Pubpeer获取研究数据,侦测潜在的学术风险,构建基于多个维度预警指标并进行综合考量,发布预警指数来显示作者存在的风险程度。[结果/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目前的学术风险状况,展示了具有潜在学术风险的作者在研究中的问题,能够有效预警学术不端行为,促进良好的学术氛围,保障科学研究工作的有序正常进行。
  • 孙梦佳, 潘雪莲, 华薇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基于大规模数据对中国国际期刊论文的开放获取现状及其与世界水平的距离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或调整开放获取政策提供依据,以推进我国开放获取进程。[方法/过程]文章通过Unpaywall获取2010—2019年近260万篇中国国际期刊论文的开放获取信息,基于此对中国国际期刊论文总体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资助论文的开放获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了中国国际期刊论文总体的开放获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以及NSFC和国外EPSRC、NSF、NIH 3个科学资助机构资助论文开放获取水平的差距。[结果/结论]中国国际期刊论文的开放获取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NSFC资助论文的开放获取比例低于中国国际期刊论文整体开放获取水平,也明显低于国外3个科学资助机构资助论文的开放获取水平。
  • 简讯

  • 刘贵富
    2021,41(7): 177-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