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臧国全, 刘歌儿, 周晓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当个体(原始所有者)将其敏感信息披露给他人(共同所有者)时,原始所有者的隐私保护不仅取决于本人,还取决于共同所有者,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求共同所有者保护原始所有者隐私的动机。[方法/过程] 基于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对信息敏感度的范畴进行扩展,同时包括原始所有者的敏感度和共同所有者的敏感度,并基于该视角分析共同所有者保护原始所有者隐私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共同所有者保护原始所有者隐私的动机取决于共同所有者自身关注的问题和与原始所有者有关的问题,前者包括共同所有者的信息敏感度和感知愉悦,后者包括原始所有者的信息敏感度和遵守意愿。此外,共同所有者的信息敏感度和感知愉悦对结果变量的影响程度与原始所有者的信息敏感水平有关,后者的敏感水平越高,对前者的影响程度越低。
  • 黄晓斌, 张明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融合多源数据,从大量真实具体的企业竞争对手中抽取出竞争对手的画像,为解决海量竞争对手无限性和企业竞争情报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提供启发。[方法/过程] 从画像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分析、画像构建和画像应用等环节出发,提出了一套融合多源数据的企业竞争对手画像构建模式,然后以H公司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基于所提出的竞争对手画像构建模式,构建了H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画像,从而为企业的竞争对手画像构建实践以及为后续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 吴俊, 邵丹睿, 姜尚杨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前沿技术孵育的新兴产业发展演进快,但因统计数据迟滞,产业监测难而备受研究者关注。[方法/过程] 以2014-2019年36氪网站互联网区块链新闻为数据样本,提出纳入协变量的结构化主题模型(STM)与深度学习情感分析技术结合的新兴产业新闻文本监测方法,通过监测媒体报道的产业新闻热点强度变化,文本情感倾向对新闻热点强度的时序影响,发现并跟踪新兴产业热点及趋势。[结果/结论] 2014-2019年,69%的区块链新闻主题聚焦于区块链的产业应用和比特币等数字代币的发行与交易。文本的语义和情感分析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的区块链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媒体炒作特征,但媒体对各类数字代币发行与交易由褒转贬的情感倾向变化可以对区块链隐含风险起到预警作用。[创新/价值] 提出的产业新闻文本监测方法具有准实时性,能与传统的事后统计指标监测方法互为补充。
  • 张宝生, 张庆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相互依存、彼此合作,构成复杂的共生生态系统,研究为隐性知识流转网形成健康、稳定的成员共生关系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运用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分析了成员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和共生模式,运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成员知识量的增长规律和演化过程,推演了演化均衡点和稳定条件,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互惠共生是成员合作的最优模式,成员共生演化稳定状态的知识量与成员共生系数和最大知识规模相关,知识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知识规模影响成员知识增长速度和路径。成员共生系数受到合作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方面的影响,成员的知识贡献程度、价值共创水平及知识还原程度对成员双方共生演化稳定状态的知识量有积极正向作用,竞争因素抑制了成员知识量的增长。
  • 黄金霞, 赵展一, 王昉, 陈雪飞, 芮啸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当前国际开始重新审视OA模式,对于仍在OA推进阶段的中国,有必要确切了解国内OA需求,为中国发展OA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采用对群体中较高层次人员的问卷调查、面访方法,调查中国3个科研群体的OA认知与发展建议,并借鉴用户画像方法,分别构建当前学术交流环境中、面向开放科学未来场景中的我国科研界OA认知画像。[结果/结论] 调查发现,期刊主编、图书馆馆长较关注OA模式转型中的自身发展,科研人员对OA概念与意义的认知弱、参与差,但3个群体均建议由国家层面来推动OA并形成中国特色的OA发展模式。用户画像分析发现,我国科研群体OA发展需求从开放出版和学术影响力提升拓展为开放知识交流和知识利用。本文首次提出中国科研界已经具有开放科学的思想。
  •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 唐泽威, 范哲, 朱庆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明晰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公益慈善的相关研究,探求公益众筹平台的技术特征、运营水平和社会网络以用户维度的因素为中介,对于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方法/过程] 以有公益众筹平台使用经验的用户为调查对象,收到有效问卷363份,运用WarpPLS软件对获得的数据开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同理心、感知信任和互惠规范对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有正向影响;技术特征对于同理心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感知信任;运营水平显著影响同理心和感知信任,但对互惠规范未有显著影响;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同理心,但对感知信任和互惠规范未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从理论、实践层面展开讨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 周涛, 林晓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移动社交APP发展迅速,但各类产品之间的功能较为相似,相互之间替代性较高,因此防止用户转移对于社交APP来说至关重要。基于PPM(推-拉-锚)模型,研究了社交APP用户的转移行为。[方法/过程] 对收集的322份有效问卷采用SEM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质量不满意度、服务质量不满意度、社会认同和社会交互等因素正向影响用户的转移意向,转移成本负向影响转移意向。研究结果启示社交APP需要采取措施阻止用户转移,从而实现用户保持,获取竞争优势。
  • 李荣华, 曹高辉, 江晨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丰富的健康信息源拓宽人们健康信息获取途径,但也给用户选择健康信息源提出要求。现有研究围绕用户和健康信息内容特征展开,较少考虑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梳理得到健康信息源、健康信息源选择主体、任务、外部环境构成的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首先设计健康信息素养测评问卷,识别低健康信息素养人群,接着通过访谈构建模型。最后设计问卷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 健康信息内容和健康信息源平台是影响用户健康信息源选择的两个主要维度。权威性、时效性、相关性、实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几个影响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教育水平会显著影响低健康信息素养用户的健康信息源选择。
  • 陈明红, 潘子璇, 曾庆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讨影响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政务微信服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过程] 借鉴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将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用户契合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移动性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对易用性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信任两个社会因素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作为机体正向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用户契合对易用性感知与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给出了对政务微信服务实践的启示。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王丹丹, 任婧媛, 吴思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对德国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SowiDataNet|Datorium进行研究,揭示其特色和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发国家层面的社会科学公共数据平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方法,以德国为例,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网站内容的调查,获取一手资料阐述德国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SowiDataNet|Datorium的构建情况、功能与特色以及先进经验。[结果/结论] 尽快建立我国国家层面的社会科学公共数据平台,该平台应采取分工协作,协同建设的方式;应考虑将机构用户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提供面向机构的服务;应通过完善数据标准和规范审核流程的方式加强对数据质量的控制;应考虑提供灵活的数据访问权限选择,并适当降低使用门槛,以在最初阶段最大程度地推动平台的使用。
  • 赵乃瑄, 谢渝玥, 鲍志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从服务接触视角,提取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的质量要素,以期促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 围绕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的流程,从资源接触、人员接触和管理接触3个维度,提取出11个服务质量要素,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运用Kano模型和IPA分析法明确要素的类别以及提升的优先顺序。[结果/结论] 对于优势要素和薄弱要素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可以从资源接触中的服务平台、管理接触中的服务反馈、人员接触中的业务能力3个方面重点进行提升。
  • 张一涵, 袁勤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剖析社交金融环境下用户对银行平台和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帮助银行管理者、平台设计者和运营者在社交金融环境下有的放矢地优化其平台和服务。[方法/过程]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研究所需实验集并设计实验卡片和素材,采用联合分析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探寻社交金融环境下用户对银行网络平台和服务的偏好,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社交金融环境下银行平台的优化方略。[结果/结论] 研究得出了社交金融环境下用户对银行网络平台设计属性偏好权重,依次是安全性(28.131%),功能性(17.490%),易用性(15.222%),社交性(13.298%),内容质量(12.942%)和视觉设计(12.917%),给出了每个属性的效用值以及最受用户欢迎的银行社交金融平台的全轮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在线社区/在线论坛,鼓励用户生成、共享内容,实现实时更新""提高平台的安全等级,采用高级的数字证书,寻求第三方权威认证"等建议,供业界参考。
  •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 俞立平, 阮先鹏, 陈一涛, 郭静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学术评价中多属性评价方法有几十种,每种评价方法结果均不相同,难以进行方法选择。[方法/过程] 本文在分析评价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属性评价方法选取方法:因子-BP人工神经网络筛选法,并以JCR2017经济学期刊为评价对象,同时采用专家会议赋权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进行评价,并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术评价中多属性评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兼顾主观和管理因素;因子-BP人工神经网络筛选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选取手段;因子-BP人工神经网络筛选法可以用来辅助专家赋权;对于多属性评价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成为新的问题;当评价对象较少时不宜采用本文方法。
  • 杨红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大数据时代的学术评价数据化,是指对有关评价的学术活动进行全面记录、存储、统计并形成有价值数据的过程,这是支撑对学术生态中各类对象的质量或水平做出判断的必要环节。数据化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学术评价"的前提。[研究设计/方法] 本文对相关文献、概念和实践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学术评价数据化的难点及其应对策略。[结论/发现] 数据化的难点包括数据缺失或"隐形"、数据难获取、数据质量低、数据化成本高、数据化意识不足。应对策略包括3个方面,即搭建学术评价数据化的基本框架、变革学术评价的体系和流程、制定学术评价数据化的关键策略。[创新/价值] 数据化是当前学术评价急需却缺乏系统研究的一个领域,也是本文选题和观点的主要价值所在。
  •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 王山, 谭宗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技术生命周期的精确判断有助于国家和企业对技术进行前瞻性管理,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规划问题,帮助决策者及时了解技术发展动态,决定资本投资方向。[方法/过程] 文章基于文献综述法回顾了技术生命周期的发展历程、概括了当前技术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主流观点,梳理了国内外技术生命周期判断方法相关研究成果,根据不同判断方法的技术特点与分析结果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模型法、计量法与描述法3类。[结果/结论] 未来预测技术生命周期的判断继续以定量分析为主,将更加注重深层次的内容挖掘,尤其是深入文献内部所提取的一些能够体现技术生命周期阶段变化的指标信息可能会有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 刘蕤, 贺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健康素养是健康信息行为研究、公民健康管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外健康素养测评工具能够为选择和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健康素养测评工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以Web of Science、Scopus、EBSCO、PubMed、美国健康素养数据库为数据源,根据PRISMA流程筛选出27篇论文,通过对文献内容8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国外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内容、特征和应用情况。[结果/结论] 对27种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分析表明,客观测评工具数量最多,其中最为权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测评工具是REALM系列量表与TOFHLA系列量表,主观测评工具中被广泛应用的是eHEALS量表,综合测评工具以HLS-EU-Q系列为典型代表;在测评主题上,27种工具都测量了个人技能,而心理因素和健康相关活动的主题则较少被关注;在测评维度上,以功能性健康素养和交流性健康素养测评工具为主。此外,本文针对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测评工具遴选方法,提倡健康素养的测评工具的研究应以健康素养内涵的深化为前提,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网络化健康素养测评工具。
  • 杨思洛, 董嘉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路径、核心作者、关键词共现网络,对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梳理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智慧服务策略探索以及在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未来的研究将围绕技术的融合、智慧服务效能提升、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3个层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