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ISSN 1008-0821 CN 22-1182/G3
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指南
出版政策
期刊浏览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订阅
选题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出版道德
版权声明
预印本政策声明
AI政策声明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06-01
★ 专题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挖掘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 专栏:信息管理实证研究重要理论的研究应用及其展望(五)
全选
|
专题
Select
重大疫情灾害中政府数据开放模式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实证分析
周林兴, 徐承来, 宋大成
2020,40(6): 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政府数据开放存在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数据开放模式,为重大疫情灾害中政府数据开放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网站统计和数据分析,对我国102个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疫情数据开放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政府数据开放形势依旧严峻,存在数据内容结构偏向明显、类别格式缺乏规范、更新速度表现迟缓,平台整体利用率低、内部协调性差,社会互动参与不足,安全保障制度薄弱等问题。为此,从需求驱动、主体协同、数据赋能、管理增效、技术集成和生态疗养六方面构建重大疫情灾害中政府数据开放模式。
Select
基于重大疫情防控的应急情报服务模式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曹振祥, 储节旺, 郭春侠
2020,40(6): 1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应急情报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为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和处置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首先简要比较了应急情报服务模式与传统情报服务模式的区别,并通过疫情防控实践来分析应急情报的服务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重大疫情防控的应急情报服务模式。[结果/结论] 应急情报服务模式是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中与疫情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解读与存储,并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进行情报的传递,从而为重大疫情发生前期、中期、后期的应急防控提供情报服务。
Select
公共需求视角下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问题探析
赵润娣, 黄雪凤
2020,40(6): 27-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2020年初,我国全面展开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疫情信息公开成为重中之重。[方法/过程] 本文以公共需求为视角,以公共危机管理为理论基础,从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公开的公共需求方面,分析了疫情信息公开的公共需求特点及其表现形式,从新冠肺炎信息公开的披露方面,详细调查了10个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信息公开情况。[结果/结论] 基于公共需求的特点和表现,以公共需求的满足为考量标准,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疫情信息公开状况,进而提出改进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公开的策略。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Select
面向智慧服务的多源隐私主体协同保护机制研究
朱光, 徐诗怡, 李凤景
2020,40(6): 38-45,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设计面向智慧服务的多源隐私主体协同保护机制,为个人隐私信息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监管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 文章总结归纳了智慧服务情境下面临的隐私问题,分析了现有隐私保护机制在隐私过度保护、隐私感知偏差和隐私权责不清等方面的不足,从隐私信息传播的生命周期视角,界定多源隐私主体,设计了面向智慧服务的多源隐私主体协同保护机制,并对隐私信息的传播动力学分析、多源隐私主体的感知演化和行为交互等内容进行探讨。最后,以智慧医疗服务为例,对隐私协同保护机制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结果/结论] 多源隐私主体协同保护机制在智慧服务情境下的有效应用,有利于个人隐私的"分级、分时、分层"保护。
Select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前沿科研团队探测模型构建——以区块链技术领域为例
冉从敬, 宋凯, 何梦婷, 李旺, 张洁
2020,40(6): 46-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校企合作代表的是知识系统与产业系统间的合作,企业选择特定技术领域下的最佳高校科研团队进行合作,对促进校企联动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本文构建了高校前沿科研团队探测模型,从企业视角出发,以主题模型和聚类算法为技术支撑,获取技术领域下的多个子技术主题,从更加细粒度的层面明确企业的研究重点和薄弱领域,进而在子技术主题层面,以相似专利密度对高校进行排名,明确最佳合作高校,并在此基础上,以相似专利为媒介,挖掘高校科研团队,以提升校企产学研合作效率。[结论/发现] 以区块链为技术领域,以众安科技为企业对象,对高校前沿科研团队探测模型进行验证,明确了众安科技的研究重点和薄弱领域,并确定了子领域下的最佳合作高校和科研团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创新/价值] 从专利视角出发,在更加细粒度的技术主题层面进行校企合作匹配,为提升校企合作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实践路径。
Select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舆论引导效果评估
熊尧, 李弼程, 王子玥
2020,40(6): 55-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监测与引导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针对具体舆论事件主体的定量引导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就是,降低网络舆论对事件主体的威胁指数,因此,可以利用威胁指数的变化值来评估引导方法的优劣。[方法/过程]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舆论引导效果评估方法。首先,构建网络舆论威胁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权重;其次,对网络舆论态势指标进行威胁等级模糊化,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合成威胁等级模糊集;然后,对威胁等级模糊集解模糊化,得到网络舆论对事件主体的威胁指数;最后,利用网络舆论引导前后威胁指数的变化量评估引导效果。[结果/结论] 从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对舆论引导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完全吻合经验判断。
Select
在线教育社区主播网络嵌入与付费知识持续分享效果研究
单英骥, 邵鹏
2020,40(6): 68-75,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以在线教育这一具有代表性知识付费产品类型为例,探索付费型知识产品分享效果的影响因素,揭示付费金额对分享效果的非线性影响关系、主播网络嵌入与专辑分享效果的马太效应。[方法/过程] 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通过两阶段数据爬取与定量分析研究了主播网络嵌入和专辑特征对付费型知识产品分享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 专辑数量、声音数量对主播网络嵌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主播网络嵌入和专辑课程数量对专辑持续分享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金额对专辑累积分享效果和持续分享效果有倒U型影响;主播静态嵌入对主播动态嵌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专辑累积分享效果对持续分享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挖掘
Select
社交网络中的抑郁症用户语言和行为特征分析及检测
门秀萍, 魏瑞斌, 吴小兰
2020,40(6): 7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通过在线工具来分析社交网络用户的语言和行为特征,对抑郁症患者进行预测性研究。[方法/过程] 从推特上收集自我披露的抑郁症信息,提取抑郁症用户和正常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语言和行为特征信息。在对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和验证的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抑郁症用户。[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语言和行为特征能够反映其心理状态,从中提取的各类特征可用于抑郁用户的检测。在抑郁症用户预测方法中,随机森林分类器的表现最好。基于Empath的词语类别特征在不同类型分类中具有最高的预测得分,而主题特征的得分排名较低。
Select
多源异构数据情境中学术知识图谱模型构建研究
李肖俊, 邵必林
2020,40(6): 88-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驱动的智慧学术研究以及基于学术大数据的知识发现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知识图谱是学术信息挖掘和学术知识管理的基础,在智慧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产业价值。[方法/过程] 本文以构建智慧学术服务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从学术大数据的获取、学术实体识别、学术实体链接与知识融合、学术知识图谱本体模型构建、学术知识图谱表示与存储等核心问题入手,提出智慧学术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的理论模型。[结论/结果]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学术知识图谱是支撑智慧学术的数据基础,同时也是人工智能及知识表示技术在学术大数据领域的重要应用。
Select
基于公众情绪上下文的LSTM情感分析研究——以台风“利奇马”为例
陈凌, 宋衍欣
2020,40(6): 98-1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活跃,其在事件时空建模的潜在用途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用户情感可以分析用户情感的演变,将会帮助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舆情。[方法/过程] 本文构建了一种用于分析用户情绪上下文的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对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倾向性和公众情感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结论] 以新浪微博中,台风"利奇马"事件的相关推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次时间序列分析,验证社交媒体在自然灾害之前、期间和之后所扮演的角色;继而通过剖析用户情感演化规律,力图为合理控制舆情信息传播提出相应建议。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Select
互联网用户数据安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演化博弈模型
赵保国, 张雅琼
2020,40(6): 106-1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针对用户数据泄露为他人利用而引发的一系列风险问题,从参与主体角度出发分析用户及使用用户数据平台的行为动机,探究双方投入成本保护数据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政府在其中的角色。[方法/过程] 采用静态博弈寻找用户与平台的纳什均衡、构建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策略,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并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探究双方选择投入成本维护数据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双方的行为选择同投入成本、获取收益相关,在数据泄露损失大于维护成本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用户及平台选择投入成本的可能性更高。
Select
云技术赋能的政府数字化转型阶段模型研究——基于浙江省政务改革的分析
龚艺巍, 谢诗文, 施肖洁
2020,40(6): 114-121,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浙江省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总结和归纳云技术赋能的政府数字化转型阶段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云技术的赋能角色决定了数字化转型在跨组织、跨部门、跨层级和跨地域上所能触及的广度,并影响着转型改革的深度;云技术的类型随着转型的不同阶段而变化,但始终围绕着政府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利用进行展开。该研究结果可为政府组织在考虑其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策略时提供参考。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Select
大数据算法决策的问责与对策研究
迪莉娅
2020,40(6): 122-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随着人机社会的到来,大数据算法决策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但是大数据算法决策与普通的人工决策有很大的差异,其问责将是政府和企业未来面临的重要难题。[方法/过程] 本文探讨了大数据算法决策问责的含义、重要性和缘起。[结果/结论] 在分析了其难点的基础上,从问责主体、机制、救济措施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大数据算法决策问责的对策。
Select
治理理论与开放政府数据服务的社会参与
陈美, 曹阳赤
2020,40(6): 129-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以治理理论为基础,对开放政府数据服务社会参与进行研究,发展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服务社会参与。[方法/过程] 在对治理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治理理论为开放政府数据服务社会参与提供的理论依据,以挪威OEP和意大利OpenCoesione为例,探讨治理理论在国外开放政府数据服务社会参与中的应用,分析挪威和意大利开放政府数据服务社会参与效果,最后给出以治理理论为支撑的开放政府数据服务社会参与策略。[结果/结论] 社会在开放政府数据中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应以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推动开放政府数据服务社会参与,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拓宽参与主体;构建参与网络,发展伙伴关系;完善治理结构,探索参与步骤。
Select
面向个人信息保护的互联网企业和用户动态博弈分析
占南
2020,40(6): 137-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分析互联网企业和用户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博弈问题,探讨博弈双方最优均衡策略的选择,对进一步构建大数据时代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增强互联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推动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方法/过程] 本文从博弈分析的视角出发,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模型,运用逆推归纳法分析互联网企业和用户在博弈回合中的策略选择和得益情况。[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随着互联网企业和用户间博弈回合的增加,双方的得益也会不断递减,用户向互联网企业提供个人信息时会进行风险和得益的估算。最后根据本文博弈分析结果,提出构建系统完善的行业数据监管机制、互联网企业担负保护用户隐私责任、提升用户感知信息控制能力、合理配置数据权利等启示,形成个人、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监管网络,才能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长效机制。
专栏:信息管理实证研究重要理论的研究应用及其展望(五)
Select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徐娟, 黄奇, 袁勤俭
2020,40(6): 145-1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帮助学界全面且系统地了解社会认知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在后续研究中拓展其适用情境,充分发挥理论应用价值。[方法/过程] 本文对国内外信息系统领域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和梳理,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成果、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结果/结论] 信息系统领域内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认知理论在在线学习行为中的应用"、"社会认知理论在在线社交行为的应用"、"社会认知理论在信息技术使用及成瘾行为中的应用"、"社会认知理论在信息安全防护中的应用"等4个方面;研究中存在"缺少环境作用于个体具体机制"、"行为对个体认知及环境的反作用"、"对自我效能具体类型和倾向判断"等相关研究问题;探索环境对个体认知及行为的影响以及行为对个体认知和环境的反作用、不同类型的自我效能对个体行为的作用等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Select
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刘琪琪, 黄奇, 袁勤俭
2020,40(6): 154-1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厘清认知失调理论的发展进程及其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现状,填补国内对认知失调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应用研究综述上的缺失。[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该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并讨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认知失调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研究、信息系统使用研究、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等6个方面;研究存在"信息系统设计和使用问题的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缺乏真正验证实际行为的研究,对行为周期的研究仍不够全面"等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关注新兴信息系统的设计、优化和使用问题,并结合客观数据验证用户的实际行为,拓展该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情境。
Select
理性选择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赵思栋, 岳泉, 雷晶, 袁勤俭
2020,40(6): 163-1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了帮助学界了解理性选择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并为后续对该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总结了现阶段研究的侧重点,并针对应用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理性选择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RCT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采纳研究中的应用、RCT在组织内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研究的应用、RCT在信息/知识共享行为研究的应用这3个方面;研究存在"对行动者的个体差异研究不够全面""缺少对选择行为产生的结果进行效用的度量与评估"等不足之处;用户选择意向及行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动态变化、行动者的预期风险收益评估与实际选择行为发生后产生的事实结果的差异比较及其对后续选择行为的影响等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Select
技术支配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杨雨娇, 颜祥林, 袁勤俭
2020,40(6): 171-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了帮助学界准确把握技术支配理论及其应用现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研究信息系统中的技术依赖问题。[方法/过程] 在简要介绍技术支配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之后,本文以应用技术支配理论的信息系统领域文献为基础,分析了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结果/结论] 技术支配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信息系统设计方面的技术依赖研究、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技术依赖研究、用户长期使用信息技术的风险研究;同时发现当前文献中存在"研究所关注的信息系统功能相对单一""研究领域局限在学习、工作方面的技术依赖""缺乏纵向实证研究以分析信息技术长期使用的影响"等问题,因此未来可以研究诸如自动填充等其他功能设置对技术依赖的影响,并将研究领域从学习、工作拓展到生活、娱乐的技术依赖,同时可以收集面板数据研究信息技术对决策者、决策效果的动态影响。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下载中心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Rss服务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