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ISSN 1008-0821 CN 22-1182/G3
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指南
出版政策
期刊浏览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订阅
选题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出版道德
版权声明
预印本政策声明
AI政策声明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4-01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全选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Select
整合BiLSTM-CRF网络和词典资源的中文电子病历实体识别
李纲, 潘荣清, 毛进, 操玉杰
2020,40(4): 3-12,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通过整合BiLSTM-CRF神经网络和具有先验领域知识的词典资源,提高中文电子病历领域中的实体识别效果。[方法/过程]采用BiLSTM-CRF神经网络模型,以CCKS-2017测评任务提供的脱敏中文电子病历数据为实验数据集,结合Word2Vec和外部词典构造神经网络的词嵌入输入改进实体识别模型。[结果/结论]与传统的CRF和单纯的BiLSTM-CRF模型相比,引入先验知识的词典资源可以取得更好的实体识别效果,F1值达到最高的90.41%。深度学习模型BiLSTM-CRF能够显著提升传统CRF方法的实体识别效果,同时先验的词典知识能进一步增强神经网络的性能。
Select
城市画像视角下的热点城市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毕崇武, 叶光辉, 胡婧岚, 李明倩
2020,40(4): 13-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旨在识别某段时间内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城市特征,便于分析公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及其动态变化。[方法/过程]首先分析了热点城市特征的评价指标及其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然后利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将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进而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构造综合指标评价模型;最后基于"知乎"平台中的用户问答数据,识别出不同时期我国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热点城市特征。[结果/结论]文中方法能够从海量用户问答数据中获取不同城市在不同时间内的热点城市特征,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Select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重大疫情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判体系研究
徐迪
2020,40(4): 23-30,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重大疫情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判工作的核心在于预测镶嵌在多重尺度的时空社会网络里的主体于互联网情境中的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向。常态化的舆情研判常依赖经验积累,采用模糊推断的方式,对于涉重大疫情的突发舆情动态判断存在着分析黑箱。[方法/过程]本文在时空结构理论的指引下,以时空大数据作为该类舆情研判的重要工具,将时空特质纳入重大疫情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观测变量,探究时空大数据源与海量舆情信息的匹配规律,寻求时空数据建模与舆情研判模型的整合方式,梳理重大疫情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动态全局性研判流程,构建该类网络舆情研判的多维多态时空大数据分析框架。[结果/结论]向政府实务部门提供一种有针对性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准确研判体系,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危机管控提供思路参考和决策依托。
Select
探索式搜索系统中的游戏化机制设计
袁红, 张以哲
2020,40(4): 3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索式搜索系统中引入游戏化机制,可以激发用户兴趣,激励用户持续使用和支持搜索交互,提高探索性搜索系统的利用率。[方法/过程]基于游戏化框架及探索式搜索系统的运行机制,组合相关游戏元素,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游戏模块,并将其引入到系统界面中以实现游戏元素在探索式搜索这一非游戏场景中的应用。[结果/结论]构建了由游戏层、用户层、系统层组成的游戏化探索式搜索系统概念模型,将20种游戏元素组合成11个游戏模块,包括5个独立模块和6个合成模块;将游戏模块嵌入到Axure RP设计的13个页面中,包括游戏化探索式搜索界面以及游戏化交互界面。论文提出的概念模型及原型设计可以为游戏化探索式搜索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Select
融合主题信息的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方法研究
杨锐, 陈伟, 何涛, 张敏, 李蕊伶, 岳芳
2020,40(4): 42-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能源政策语义信息丰富的特点,研究不同环境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能源政策文本特征分类识别的效果并提出优化方法,辅助能源政策信息资源进行自动分类操作,方便研究人员更好地进行能源政策解读。[方法/过程]在不同环境下利用字符级和词级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能源政策自动文本分类识别效果进行实验,从标题、内容、核心主题句等角度全面对比分析,利用Doc2Vec抽取不同比例核心主题句,将这些主题信息融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以对实验进行优化。[结果/结论]随着核心主题句抽取率的提高F1均值呈正态分布,当抽取率为70%时达到平衡,神经网络模型评估F1均值为83.45%,较实验中的其它方法均有所提高,通过Doc2Vec提取主题信息,并将其融入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自动文本分类的效果。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Select
移动阅读用户采纳的非对称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
杨金龙, 胡广伟, 卢明欣
2020,40(4): 50-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移动阅读全景生态发展趋势下,用户采纳的动因和组态路径研究,具有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TAM模型为理论基础,紧密结合文献研究和移动阅读新特征,建构了移动阅读用户采纳概念模型。运用模糊集和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分析变量间的非对称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有用性对于采纳和不采纳,都是主要因素,互动性是采纳的主要因素,却是不采纳的次要因素;2)易用性、趣味性、移动性和费用是不采纳的主要因素,却是采纳的次要因素;3)促进采纳的路径有两条,其一是有用性好、易用性好、趣味性好、移动性好、互动性好,其二是有用性好、移动性好、互动性好、费用满意;4)防止不采纳须重点关注除了互动性差外的其他单个因素或全部因素组合的负影响。
Select
网络社群用户信息共享模式研究
张长亮, 李竟彤, 郭宇
2020,40(4): 59-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网络社群用户信息共享模式,总结网络社群中信息共享特征,强化社群中用户的凝聚力与参与度,为网络社群平台良性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以信息生态位理论为基础,选取明星类网络社群和行业垂直型网络社群的典型代表,使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结果/结论]本文的研究表明,网络社群中4种典型的信息共享模式,可以帮助用户实现高效全面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为用户提供更多样的信息服务,营造出良好的信息氛围。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Select
国内外学术社交网络的特征及案例分析
李晓妍, 吴鸣
2020,40(4): 7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学术社交网络当前发展状况和类型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学术社交网络,旨在为我国学术社交网络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对当前学术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类,将不同类型学术社交网络以及国内外学术社交网络在学科分布、目标用户、界面栏目、功能应用、运营模式等方面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论]从市场定位与功能创新、数据整合与运营理念、利益相关方与合作共建、内容质量和用户黏性等方面,提出可供我国学术社交网络借鉴的启示与建议。
Select
面向企业科技规划的竞争情报服务主体研究
刘书孟, 郑彦宁
2020,40(4): 82-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竞争情报是企业制定科技规划的重要工具,对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是受财力和人力等因素制约,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力量满足其科技规划工作对竞争情报需要,存在由外部组织提供竞争情报服务的需求。[方法/过程]本文从服务主体类型、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开展了面向企业科技规划的竞争情报服务主体研究。[结果/结论]建议企业制定多元化竞争情报获取策略,促进企业科技规划工作有效开展。
Select
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四城市居民的质性分析
侯琬娇, 杨子刚
2020,40(4): 8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研究探索了我国4个城市居民的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影响因素,希望通过此研究为完善现实健康信息服务、增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提供理论借鉴,从而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37名城市居民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相关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出影响城市居民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11个子范畴并聚焦为4个主范畴,以此构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讨论]信息因素和社会阶层直接影响城市居民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社会阶层同时也和个人特征因素及制度因素分别调节信息因素对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影响。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Select
我国网络用户个人数据控制意愿研究
周丽霞
2020,40(4): 96-100,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旨在通过中国网络用户个人数据控制意愿调查,明确网络用户对个人数据使用及保护的态度,寻求网络用户个人数据保护途径。[方法/过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中国网民使用隐私数据的倾向;运用文献调研和实证方法展示已有观点和个人数据授权意愿现实。[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免费服务或折扣时只有30%左右的中国受访者愿意将个人数据进行披露,绝大多数网络用户意识到个人数据的潜在危险,希望通过技术、政策法规和行业自律手段加以保护。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个人数据控制意愿,强调我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的重要性。
Select
基于内容分析的B2C网络商家隐私政策研究
赵静, 袁勤俭, 陈建辉
2020,40(4): 101-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分析B2C网络商家隐私政策的现状及不同类别网络商家隐私政策的差异,得出实践启示。[方法/过程]利用内容分析法,从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两方面对5类30个B2C网站的隐私政策进行研究。[结果/结论]所有网络商家都有隐私政策,但隐私政策的可见性、可读性、包含内容的全面性等还存在问题;各类网站的隐私政策整体差异不大,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团购类网站与垂直型电商网站,团购类网站与网银支付类网站之间。
Select
政府数据开放风险识别——基于“过程”的分析框架
代佳欣
2020,40(4): 111-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重投入、轻风险"是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的一对突出矛盾,政府数据开放风险研究和实践双重迟滞的困境使得这对矛盾更为突出。[方法/过程]通过构建"过程"分析框架,识别政府数据开放筹备、实施、完善及反馈等阶段的风险。[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数据需求公共性缺失、政策制定模仿效应、开放标准不清、数据分权困难、公民参与动力不足、数据管理意识薄弱、技术代理陷阱、基层行政人才缺乏数据胜任力等构成政府数据开放过程的主要风险,这些风险要素可进一步类型化为情景型、价值型、工具型和混合型风险。国家应探索建立政府数据开放风险防控体系,释放政府数据开放的多重治理价值。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Select
评价型无量纲法、自然权重与线性科技评价
俞立平, 宋夏云
2020,40(4): 120-1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线性多属性评价值一般情况下并不具备评价优劣的直接判断功能,即不能根据评价得分判定优良或是否及格等,这个问题是个隐含问题,在科技评价中尤为突出,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多属性评价值评价功能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Sigmoid函数进行无量纲处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自然权重与线性科技评价的影响,并基于JCR2017经济学期刊进行实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情况下根据评价值直接判断评价对象优劣是欠妥的;评价值的优劣判断功能取决于评价指标无量纲法与评价方法;Sigmoid无量纲可以有效消除自然权重问题;无量纲方法不同会影响线性评价结果;对文献计量指标采用极大值无量纲值得商榷;在科技评价中建议推广Sigmoid函数无量纲法。
Select
国内期刊论文产出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研究
许林玉, 杨建林
2020,40(4): 128-135,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国内期刊论文进行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的可视化探索分析,拓展了图书情报领域计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法/过程]以我国各地区的期刊论文产出为研究对象,以科研人员在CNKI数据库的期刊发文数量为衡量指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2008-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期刊论文产出空间格局的分布及演化特征。[结果/结论]我国期刊论文产出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格局;论文产出绝对差异增大,相对差异减小,集聚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论文产出三大区域内及区域间差异缩小;区域论文产出的极化现象减弱,且空间集聚格局较为稳定。
Select
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国际被引影响因素研究
刘意
2020,40(4): 136-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为探究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被引的主要影响因素,扩大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方法/过程]以2014年WOS收录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论文为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特征与被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1)单因素分析中,除页码外的其他25个指标与被引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相关性。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作者机构指标中,合作撰文被引显著高于独著形式;期刊指标中,两年平均影响因子,Q1、Q2和Q3分区(Q4为基准线),Elsevier出版平台(University为基准线)对论文被引有正面影响;文献特征指标中,英语语种、开放获取、参考文献对论文被引有正面影响,会议论文(综述为基准线)对被引有负面影响;文献使用次数等补充计量指标可以视为论文被引的潜在表现。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Select
可视化应用的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刘合翔
2020,40(4): 148-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可视化是新形势下信息服务的一种普遍技术需求和应用趋势,而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就涉及对技术本身及其用户效用的考察与评估。[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及实践中对其可视化应用的评估方法,分别从理论运用、方法路径、评估任务、评估维度及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目前可视化应用评估中采用的方法已比较多元,但多数评估仍主要以实验方法为主,评估的效用多以认知为主,可视化的情感效用与社会效用少有探讨及测度,缺少评估的通用框架和用于评估的标准(任务、数据)测试集。而这些方面也相应地为可视化应用的评估提供了进一步创新实践的机会。
Select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王娜, 蒋智慧
2020,40(4): 159-1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梳理与归纳国内外动态本体构建的相关文献,旨在能对动态本体构建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综合、归纳、比较等方法,从动态本体定义、知识建模、构建流程、构建标准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动态本体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此,提出了未来研究趋势:应着重关注基于文本的动态本体构建方法;开发扩展功能,注重动态本体的共享性;根据用户发布内容与行为来完成动态本体的进化;针对性地对动态本体构建标准进行研究等。
Select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李嘉兴, 王晰巍, 常颖, 王微
2020,40(4): 167-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通过收集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相关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国内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研究热点进行总结,分析未来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学者主要围绕社交网络用户持续使用行为、隐私风险对用户行为的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疲劳行为展开研究,国内学者主要研究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交互及转发行为、使用行为以及用户行为特征。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围绕用户行为画像、用户隐私、社交网络特殊用户群体以及社交网络倦怠行为来进行研究。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下载中心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Rss服务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