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ISSN 1008-0821 CN 22-1182/G3
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指南
出版政策
期刊浏览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订阅
选题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出版道德
版权声明
预印本政策声明
AI政策声明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01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全选
|
Select
卷首语
潘云涛
2020,40(1):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Select
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
杨建林
2020,40(1): 4-1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整合各方观点,提出一个争议相对较小、能够被情报学界普遍接受的新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论述,不仅有利于情报学学科的良序发展,而且有利于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提升以及情报学知识体系的传承。[方法/过程] 论文在对已有关于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学术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融合Information思维与Intelligence思维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将现有各情报学分支学科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中。[结果/结论] 该框架由以下5部分组成:1)由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支撑理论、情报与情报学史、情报方法技术体系构成的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2)基于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与特定领域的情报问题结合,演化出的一组情报学分支学科;3)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以其他学科为主导的一组交叉型学科;4)每个情报学分支学科细分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应用、技术、管理、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分支性知识体系;5)每个分支体系内包含的若干研究主题。
Select
军民融合视角下的情报共享研究
马海群, 张铭志
2020,40(1): 14-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在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提出军事情报和社科情报进行共享的概念并分析其可能性,掌握情报共享的发展脉络、研究趋势和创新研究十分重要。[方法/过程] 基于数据可视化分析,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情报共享的相关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情报共享研究的历年分布、关键词网络、作者和机构等信息,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当前情报共享发展的制约问题和研究热点。[结果/结论] 分析了军民融合下的情报共享可能性,提出了新时代特征中情报共享问题的研究方向,对情报共享的深入研究和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Select
数据导引——Data Paper的概念辨析与译名修正
黄国彬, 郑霞, 付映宏
2020,40(1): 24-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在科学数据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描述与介绍科学数据的"Data Paper"已从理念构想发展成为科研学术界可获取的一种新型出版物。国内学者也已将"Data Paper"纳入研究视野。然而,当前我国学界使用"数据论文"作为"Data Paper"的中译名并未能确切反映"Data Paper"的内涵边界与功能定位。明晰"Data Paper"的概念并使用更为贴切的中文译名将有利于推动"Data Paper"理论研究的更加规范化和严谨化。[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概念边界、内容要素、内在属性和功能定位等4个维度,剖析"Data Paper"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论文的差异。[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Data Paper"不具有独立性,是其所描述的科学数据集的"附件";"Data Paper"更强调说明性和介绍性;"Data Paper"描述的对象具有过程性,而不具有结论性。因此,将"Data Paper"简单翻译为"数据论文",一是未能准确揭示"Data Paper"的概念内涵与功能属性,二是容易将之理解为一种"新型的(学术)论文",而使用"数据导引"替代"数据论文"作为"Data Paper"的中文译名将更为精准贴切。
Select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文情感自动识别研究——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为例
徐琳宏, 丁堃, 林原, 杨阳
2020,40(1): 35-40,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引文情感分析揭示施引文献对被引文献的褒义、贬义和中性的情感倾向性,解析文献之间深层语义关系,能够帮助更加准确地评价被引文献和作者。[方法/过程] 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文献的引文情感为数据集,利用引文中情感表达的引文标识位置指引和情感词汇等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引文情感的自动识别系统,探索生成更大规模数据的方法。[结果/结论] 实践应用证明,该系统特征的区分度较强,准确率达到93.4%,识别效果较好。引文情感的自动识别系统实用价值较强,拓宽了引文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能够完善论文评价体系。
Select
基于最大频繁模式挖掘的移动政务系统场景化服务研究
王福, 刘宇霞, 康丽琴
2020,40(1): 4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虽然移动政务系统资源的碎片化,功能的交互化以及服务的个性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被弃用和卸载的情形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因为移动政务系统并没有为用户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推送合适的信息,表现为其所提供服务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方法/过程] 为此,采用最大频繁模式挖掘的方法对移动政务系统场景化服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对不同用户聚类的基础上挖掘不同类型用户频繁接入的场景,并基于挖掘出的规律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结果/结论] 移动政务系统的场景化服务既能为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信息,也可以为用户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推送适当的信息,移动政务系统场景化服务就是要从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方式转向满足用户的场景化信息需求,由以用户为中心转向于以场景为中心,最终提升移动政务用户信息接受的愉悦度。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Select
心理契约的履行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EVLN行为的影响
王战平, 周阳, 谭春辉, 朱宸良
2020,40(1): 49-57,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在互联网线上交流日益普及的环境下,虚拟学术社区在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本文探究了不同类型心理契约的履行对科研人员EVLN行为的具体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践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同时心理契约理论的引入能够弥补和完善前人关于虚拟学术社区的研究,为研究科研人员之间的行为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本文针对虚拟学术社区当中的科研人员,将其心理契约详细划分为交易型、关系型和理念型3种类型,通过实证的方式探究心理契约的履行对于退出、贡献、忠诚和贡献行为的具体影响。为此,将科学网和知乎上的科研人员做为调查对象,采用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308份调查样本,结合研究假设构建EVLN行为影响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心理契约的履行均会对虚拟学术社区当中科研人员的EVLN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Select
基于元分析的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研究
王建亚, 牛晓蓉, 万莉
2020,40(1): 58-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发现不同研究背景中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的普遍规律,消除研究时间、调查样本等带来的影响,归纳和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结论。[方法/过程]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研究的64篇文献,21 227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论发现共有25个因素与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显著相关,其中强度相关因素主要集中在用户、系统两方面,中度相关有社会影响方面,弱相关因素并未出现。具体而言,影响最大的是使用态度、感知便利性和感知娱乐性,影响较弱的是个人创新、计算机焦虑和信息质量,感知自主性和服务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针对研究结果,结合在线学习平台的现状,从用户、系统和社会方面提出了优化在线学习服务的建议。
Select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老年用户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扎根分析
王文韬, 刘雨时, 虞小芳, 邵瑞怡, 杨敏, 谢阳群
2020,40(1): 69-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旨在探索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并构建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为微信平台筛选健康信息、优化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本研究对27位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抽取10个范畴及3个主范畴。[结果/结论] 本研究按照影响程度大小,将影响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的范畴进行排列,其中信息需求影响程度最大、信息可信度、自我效能、过往经历影响程度依次降低,认同动机影响程度最小。据此,从接受前、接受中和接受后3个主范畴,总结相关启示。
Select
社交网络用户交互情景体验对危机信息持续分享意愿影响研究
阳长征
2020,40(1): 79-90,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了探索社交网络用户交互情景体验对危机信息持续分享意愿影响机制,对社交网络中不同情景信息进行分类和定级,实现危机信息的差异化监控与治理,并从交互情景体验视角强化用户对正面信息的持续分享意愿。[方法/过程] 以用户知觉流畅性、认知专注度和线索依赖度为自变量,危机信息持续分享意愿为因变量,感知边际效用及期望确认度为中介变量构建研究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并借助AMO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结论] 其研究发现:1)社交网络中,用户知觉流畅性、认识专注度及线索依赖度分别通过感知边际效用及期望确认度的中介作用,对危机信息持续分享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用户认识专注度对信息持续分享意愿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知觉流畅性,最后为线索依赖度。3)用户知觉流畅性、认识专注度及线索依赖度对用户持续分享意愿的影响效应,在人口统计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研究价值及未来展望。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Select
说服系统在社会化问答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以知乎为例
许一明, 李贺, 解梦凡
2020,40(1): 91-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几乎所有互联网中的信息系统和服务都在试图改变用户的态度或行为。尽管社会心理学中的部分理论已被用于研究用户的意图和行为,但这些理论绝大多数都是从用户而非系统设计的视角来提供解决方案。[方法/过程] 通过对信息说服技术和说服系统相关研究的梳理,使用说服系统设计模型,以知乎为案例对说服系统在社会化问答平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除喜欢、社会角色、第一印象、权威性、可检验性和竞争六项原则外,说服系统模型提出的不同系统特性中的说服原则均在知乎中有所体现。未体现的原则中,喜欢和第一印象原则有待进一步调查,而其他原则或可成为知乎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Select
融合区块链技术的机构知识库科学数据监护模型研究
师衍辉, 韩牧哲, 刘桂锋
2020,40(1): 101-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设可长期使用和保存的数据监护平台是开展科研数据监护服务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方法] 文章针对机构知识库科学数据监护平台存在的数据规范性、可信任度、安全性和隐私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公正和去中心化等特性,提出融入区块链技术的机构知识库科学数据监护模型。[结果/结论] 本模型能够实现机构知识库科学数据监护的基本功能,保障数据存储的安全,提高科学数据共享的效率、利用率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Select
大规模科技文献深度解析和检索平台构建
吴素研, 吴江瑞, 李文波
2020,40(1): 110-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在信息检索、科技论文评价和知识结构演化方面,引文分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格式化全文数据库的出现,引文分析迈入了4.0时代——全文引文分析阶段。但是,目前还没有中文的格式化全文数据库,这极大地制约了全文引文分析在我国科技文献中的研究和应用。[方法/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建立高效的中文全文引文分析依赖的数据集和检索平台的方法,主要包括:1)提出了基于规则和SVM分类方法的论文元数据和引用提取方法;2)提出基于Spark平台的实现高效引文内容分析标准化数据集生成方法;3)提出建立引用内容的科技文献检索平台。[结果/结论] 引文内容分析标准化数据集的建立将全面提升全文引文分析在我国科技领域中的研究效能,提高科技文献查找精度。
Select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阅读推广研究
高雯雯
2020,40(1): 116-1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随着高校阅读推广的逐步推进,其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凸显,这严重地制约了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使阅读推广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深度分析其原因是由于高校对于阅读推广所处环境变化的感知性和应变性较差所致。[方法/过程] 针对此问题,基于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环境变化,将场景要素纳入高校阅读推广的研究视野,从阅读推广的时间段、阅读推广的空间、阅读推广的受众人群以及阅读推广的方式出发构建了阅读推广的场景化机理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场景化阅读推广策略。[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场景视角的高校阅读推广研究直击阅读推广的痛点,不仅丰富了现有阅读推广的理论,也为阅读推广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Select
基于受众画像的新型耦合社交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研究
李钢, 王聿达
2020,40(1): 123-133,1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移动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谣言的扩散已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线下人际关系网络或线上互联网,谣言在耦合网络之间的传播变得更加普遍。另一方面,以往通过概率方式研究谣言的传播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受众的个体特征差异对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研究。[方法/过程] 以受众的年龄作为两种网络的耦合依据,提出基于受众年龄的新型谣言传播的耦合社交网络(ASCN)。从受众的认知能力、匿名程度、权威性等基本特征,以及受众的从众心理、记忆效应、好友的影响作用等心理特征方面对受众进行画像,构建多维度函数实现基于受众画像的谣言传播模型。[结果/结论] 基于ASCN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ACSN能够真实地反应出当前网络环境下谣言传播呈现出的"线下引起线上共鸣"、"线上溢散线下"的特征;受众的基本特征和心理特征能够对谣言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能更好地反映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规律。
Select
中外政府数据开放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
相丽玲, 李彦如, 陈梦婕
2020,40(1): 134-1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对当前中外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运行方式及保障机制的实证对比研究,有助于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建设与发展。[方法/过程] 以各国Data.Gov平台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数据层、平台层、管理层3个层面,分析各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整合与利用机制、开放与协作机制及管理与评估机制的现状。[结果/结论] 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快完成各省市试点工作,早日建成基于CKAN的国家级Data.gov专业平台建设。
Select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谢雪梅, 杨洋洋
2020,40(1): 144-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讨不同因素组合对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影响,帮助政府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提高政府公信力。[方法/过程] 选取东部和中部16个省份作为案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基于投入-产出的视角,选取传播能力、互动程度、服务水平、应对能动性、公众满意度5个维度的指标,从高综合能力和低综合能力2个角度探析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路径。[结果/结论] 高应对能动性是高综合能力实现的必要条件,在保持高应对能动性的前提下,提高互动程度或者服务水平,都能有效地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低公众满意度是低综合能力实现的必要条件,在保持低公众满意度的前提下,即使政府提高服务水平,也只会带来相反的结果;政府保持低传播能力、低互动程度、低公众满意度的情况下,必然会带来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降低。
Select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
代宝, 续杨晓雪, 罗蕊
2020,40(1): 152-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了在系统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为企业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后果两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的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导致社交媒体用户感知信息过载的主要因素;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出现倦怠、情绪枯竭、不满意等消极情绪,并引起他们的不持续使用或转移行为、信息回避行为等。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Select
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研究评述及展望
唐晓波, 李诗轩, 谭明亮, 杨达森
2020,40(1): 159-1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本研究对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政务社交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对2014-2019年的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研究进行系统归纳,梳理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政务社交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总结] 分析发现近年的政务社交媒体研究多为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主题集中于政务社交媒体的运营管理、内容挖掘、应急管理、功能与作用。现有研究存在着数据来源较为单一、数据分析方法有待优化、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范式等方面的不足,并从政府和公众两个视角为政务社交媒体的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Select
虚拟社区的系统功能设计相关研究进展
黄丽佳, 袁勤俭
2020,40(1): 170-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0.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系统地揭示虚拟社区系统功能设计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准确把握该领域值得关注的潜在研究方向。[方法/过程] 在对国内外虚拟社区系统功能设计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之后,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 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虚拟社区的形成系统功能设计、交互系统功能设计、资源管理相关系统功能设计、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以及系统功能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系统功能设计多注重系统实现,而较少基于用户使用体验"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虚拟社区系统功能对用户使用效果、使用满意度的影响等研究方向。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下载中心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Rss服务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