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ISSN 1008-0821 CN 22-1182/G3
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指南
出版政策
期刊浏览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订阅
选题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出版道德
版权声明
预印本政策声明
AI政策声明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9-10-01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 简讯
全选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Select
社交媒体群体性信息交流过程中表情符号使用差异与语义研究——以微信群为例
刘学太, 巴志超, 李阳, 李纲
2019,39(10): 3-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表情符号是当下社交媒体信息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对其使用差异及不同语境下表情语义进行研究对非正式信息交流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微信群实际会话数据为数据来源,设计表情符号提取器获得微信群会话样本中表情符号使用数据,据此对用户信息交流中表情符号使用行为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不同类型微信群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微信用户表情符号的使用差异、表情符号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及使用规律等内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微信群信息交流过程中,不同类型微信群的消息类型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及不同年龄人群的表情符号使用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表情符号在不同的对话样本下呈现出不同的语义;微信群中表情符号的使用符合幂律分布规律,等等。
Select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三维结构框架与识别研究
邹凯, 侯岚, 蒋知义, 高凯
2019,39(10): 15-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三维结构框架并进行识别,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应对能力。[方法/过程]结合智慧城市管理实际,在环境、逻辑、组织3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三维结构框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影响因素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结论]根据各影响因素指数及其排名,结合因果关系图,识别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影响因素。
Select
融合地理标签数据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应用研究
陈氢, 冯进杰
2019,39(10): 24-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网站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贡献了海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推荐。[方法/过程]本文利用地理标签中的丰富的元数据信息,结合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和TF-IDF的统计方法,来提取和识别当地的景点区域,然后结合季节来计算景点的热度,最后运用基于混合过滤的推荐算法,为游客实现个性化旅游服务推荐。[结果/结论]通过Flickr网站爬取到的Geo-tagged数据集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Select
基于聚类的反恐情报异常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李勇男
2019,39(10): 32-37,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通过异常检测可以在海量涉恐数据中发现异常信息,为反恐预警提供重要情报。[方法/过程]首先利用聚类将基础数据分为不同的簇,识别出其中区别于大部分数据对象的异常人员,然后设计一种专门的相似度综合度量参数用于计算与恐怖分子最相似的人员。[结果/结论]该方法为检测异常人员数据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的思路,用于从多种来源数据中快速找出涉恐敏感程度较高的人员,有望提高反恐情报分析的效率,实现精准打击重点涉恐人员和恐怖活动。
Select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
李昂, 赵志杰
2019,39(10): 3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在消费者网络购物决策过程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日益显著,探索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对消费者和商家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信号传递理论为框架,从与评论内容、评论者和反馈有关的信号构建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模型,同时考虑商品类型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信号环境的影响。[结果/结论]通过亚马逊中国网站获取客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负面评论、评论字数越多、评论含有图片、评论者对信息有披露、评论者排名越靠前、评论回应数量越多则评论有用性越高,商品类型在评论情感倾向、评论图片对评论有用性影响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且信号影响评论有用性受到信号环境的影响。
Select
危机事件中网络空间场域情境对舆情偏差的影响研究
阳长征
2019,39(10): 46-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为了探索危机事件中网络空间场域情境对舆情偏差的影响机制,对网络空间中不同情境进行分类和定级,实现网络舆情的差异化监控与治理,并从场域情境视角强化正面舆论的传播效果。[方法/过程]以情景关联、议题交互及结构异质为自变量,舆情偏差为因变量,认同聚敛与情感耦合为中介变量构建研究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并借助AMO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结论]其研究发现:1)网络空间中,情景关联、议题交互及结构异质分别通过认知聚敛及结构异质的中介作用,对舆情偏差产生显著影响;情景关联为正向影响,议题交互及结构异质为负向影响;2)其中,结构异质对舆情偏差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议题交互,最小为情景关联;3)场域情境对舆情偏差的影响效应,在人口统计学上存在组间及组内显著性差异。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研究价值及未来展望。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Select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刘咏梅, 张帅, 谢阳群
2019,39(10): 58-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社交平台优化用户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30位在校大学生社交网络中信息回避行为的相关数据,借助NVivo11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与分析,归纳出影响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10个基本范畴并聚焦为3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建构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信息因素与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其中,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Select
面向用户需求的知识付费类APP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王娜, 李雅静
2019,39(10): 66-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调研知识付费类APP用户需求和用户偏好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知识付费类APP服务体系,以期为知识付费类APP的服务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过程]利用调查问卷对用户需求、用户偏好以及知识付费类APP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梳理。[结果/结论]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用户需求提出知识付费类APP服务体系的框架与实施策略。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Select
政务信息发布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胡吉明, 李雨薇, 谭必勇
2019,39(10): 78-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政务信息发布服务作为政务服务的重要环节,对其质量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工作不足并为其服务改进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政务信息发布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分析PZB差距理论与其衍生模型SERVQUAL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发布工作的实际情况,创新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和17项指标的政务信息发布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结果/结论]通过面向公众的实证研究,本文明确了公众对政务信息发布服务的服务质量感知,即当前的服务质量尚未达到公众期望,应从发布平台建设、政民交互技巧、信息内容服务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升其质量。
Select
基于内容分析的景点虚拟宣传片内容特征研究
谭旸, 袁勤俭
2019,39(10): 86-93,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为了帮助旅游景点拍摄出优秀的虚拟宣传片,为出行者提供高质量的出行决策情报。[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国内外22段典型的旅游景点虚拟宣传片,[结果/结论]发现这些景点虚拟宣传片具有"内容以自然元素为主"、"拍摄手法多采用移动视角、仰视视角和平视视角"、"全部采用背景音乐、部分采用背景音效"、"少数引入互动元素"等特征,因此,景点虚拟宣传片的拍摄应注意"将时长控制在1~3分钟,有效展示景点最鲜明的特征"、"选择适合景点特色的拍摄方式,为出行者提供沉浸式体验"、"增添人文元素,为出行者提供丰富的、生动的出行决策情报"、"采用与画面相匹配的音效和音乐,为出行者提供愉悦性视听体验"、"增加互动元素,为出行者提供临场感"等问题。
Select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网络舆情案例匹配模型
杨静, 朱莉萨, 朱镇远, 黄微
2019,39(10): 94-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研究当下网络环境的具体情境,利用概率分析的方式判断具体舆情所属的案例类型,从而为网络舆情危机响应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贝叶斯网络模型作为分析方法,构建网络舆情案例匹配的指标体系和案例匹配模型。[结果]通过48个网络舆情危机中的随机43个事件作为训练数据,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剩余5个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作为测试组,经检验测试样本案例匹配结果与事实相符。[结论]本文通过构建网络舆情案例匹配的相关指标体系和贝叶斯网络模型,为对网络舆情进行分型,从而为舆情危机响应提供了决策依据。
Select
数据圈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数据汇聚研究
陆康
2019,39(10): 102-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互联网社会的形成让高校处于数据圈之中。高校用户的数据搜索习惯存在着差异性。Web搜索仍然是用户信息查阅的基本方式。大数据的非结构化、数据量大以及数据挖掘与语言处理等问题的存在,用户对搜索结果的满意度不高。高校用户的"小数据"能够反映其显性需求,其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够反映出用户的隐性需求。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是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方法/过程]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分析高校图书馆业务数据的构成、收集意义、规范、方法与用途。探索高校图书馆业务数据收集方法,以及构建"数据圈"支持图书馆智慧服务开展的必要性。[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数据圈"的形成,是智慧图书馆伴随着互联网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智慧服务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数据圈"形成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是智慧图书馆领域所要重视的问题。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Select
基于耦合网络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
魏静, 黄阳江豪, 朱恒民
2019,39(10): 110-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研究社交网络以及研究微博网络与微信网络之间舆情的传递过程。[方法]利用无标度有向网络和BA网络分别模拟微博网络和微信网络环境,通过特定的连接关系设计了耦合网络载体,在SEIR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用户的传播心理,考虑到了个体具有兴趣衰减效应以及记忆效应等特征,构建了基于耦合网络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双层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舆情传播过程,用户在多层社交网络之间的互动加速了舆情信息的流动,扩大了舆情信息的影响力,层间传播阈值的控制是管理多层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的关键。
Select
微博环境下高校舆情情感演化图谱研究——以新浪微博“高校学术不端”话题为例
张柳, 王晰巍, 王铎, 韦雅楠
2019,39(10): 119-126,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掌握和了解微博环境下高校舆情情感的演化规律,对相关部门加强高校舆情监测监管,使高校适时采取措施应对负面舆情事件的恶性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本挖掘并利用词云可视化展示对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将网络用户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类;结合用户情感演化与舆情事件发展周期的分析动态展示高校舆情情感演化图谱。[结果/结论]网民负向情感的占比在舆情蔓延期达到顶峰,中性情感的占比在舆情蔓延期最低,正向情感的占比在舆情周期中几乎没有变化。通过对微博环境下高校舆情情感演化图谱进行研究,为微博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在实践层面为舆情监管部门及时监测和有效引导高校舆情走向起到针对性的作用。
Select
公共数据开放的政府主体责任研究
储节旺, 杨雪
2019,39(10): 127-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公共数据开放的逐渐深入,政府在数据开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方法/过程]文章从公共数据开放的现状出发,提出政府在理论层面的主体责任以及在实践层面具体履行职责的优化思路。[结果/结论]公共数据开放过程中政府主体责任的优化思路主要包括拓宽数据来源、加强平台建设、消除数据孤岛、研究开放数据的商业发展、构建需求驱动型数据公开、以大数据贯彻"创新驱动发展"和推行数据开放试点制等。
Select
国内外社交媒体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研究及启示
范昊, 王贺, 付少雄, 何建平
2019,39(10): 136-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媒体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通过审核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以期从法律政策文本层面规范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个人信息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安全利益。[方法/过程]本文以国内外16款用户量最大、使用频次最高的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个人信息采集与利用、Cookie及相关技术的提醒、个人信息储存及保护、个人信息共享转让与披露、个人信息处理权益、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角度对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层面亟需保障《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底层实施,企业层面需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制度化建设,结合服务与产品特征细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采用实名制规范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Select
中国话语权视域下的评价科学研究述评
赵蓉英, 王旭, 亓永康, 常茹茹, 张兆阳
2019,39(10): 145-153,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中国话语权视域下的评价科学研究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满足新时代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科技发展、管理与决策、评价理论和实践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对国内外中国话语权的评价科学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结果/结论]厘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现状,发现研究中存在3点不足之处,提出了推进中国话语权的评价科学研究4点策略,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Select
我国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探析
邓君, 宋先智, 钟楚依
2019,39(10): 154-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热度的逐年升温,探究我国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现状有助于反思不足、明晰发展方向,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以CNKI收录的2001-2018年的数字人文领域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对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时间、空间、高被引文献、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内容挖掘,识别研究前沿,以全面了解我国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目前我国数字人文领域存在四大研究热点|数字人文学科分布呈现以图书情报档案学为中心向其它人文学科蔓延的趋势。
Select
机器学习技术发展现状与国际竞争分析
黄鲁成, 薛爽
2019,39(10): 165-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19.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快速发展。深入研究其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有助于为企业战略和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过程]基于DⅡ数据库和WOS数据库,从发展阶段、热点与核心领域识别、竞争国家对比三方面,对该技术领域发展现状、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机器学习技术处于快速成长期,我国目前也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国在技术结构布局上存在短板;美国的专利活动最强,我国也属于技术活跃者;美国的专利质量最高,我国与其相差较大;互联网企业是重要推动力量;热点领域有智能诊断、自动驾驶仪、教育辅助、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核心领域有排序、学习、知识处理、搜索、模糊逻辑系统、专家系统等。
简讯
Select
谋划新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新发展——《情报学与情报工作论丛》专家论证会纪要
杨国立
2019,39(10): 177-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下载中心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Rss服务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