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义]对比分析相同主题的不同类型科学文献的使用行为,利用用户学术行为数据全面测评学术论文影响力。[方法/过程]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学术论文使用次数,分析比较不同学科文献的使用差异。从文献使用入手,收集2013-2017年3D打印领域的论文数据,以化学、工程文献为对比分析对象,从论文的学科视角分析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高使用与高引用(Top 10%)论文的重合文献,探测文献使用差异,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结论]U1与被引次数成微弱正相关,U2与被引次数显著性相关;两学科的科学论文在使用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可能原因是不同学科学者的文献使用行为不同。此外,文献类型对使用次数有影响,综述类文献信息量较为丰富,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使用、引用。
[目的/意义]随着科学研究综合性逐步加强,合作日渐成为主流的科研方式。通过对科学合作和论文影响力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探究科学合作是否对论文影响力存在着提升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基于JCR的期刊数据,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选取了复合材料、图书情报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领域2009-2012年的发文和被引数据,借助多元统计软件SPSS21.0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等从作者、机构、国家等3个层次研究科学合作和论文影响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以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探寻最佳的合作规模。[结果/结论]在不同的学科中,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和国家合作均与论文影响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科学合作的边际效益不同。科学合作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最佳的作者合作规模为2~4人,最佳的机构合作规模为1~3个,最佳的国家合作数目为1~2个。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微学习研究逐年递增,探讨微学习研究热点与前沿,有助于明确相关研究拓展与深化的方向。[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基于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勾勒了2008年以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趋势;运用共词分析方法,通过SPSS软件,建立了国内外新媒体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及其相关矩阵、相异矩阵;通过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并结合战略坐标分析归纳了微学习热点领域;运用Citespace,绘制了微学习研究的知识网络图谱,探讨了微学习的研究前沿。[结果/结论]国内微学习热点领域分为移动学习资源、网络教育及学习行为,而国外热点领域则主要包括在线学习和教育、在线学习策略;国内微学习研究趋向专业化,微学习研究与大数据下的在线教育紧密结合,而国外微学习研究则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这些热点和前沿可成为进一步研究拓展和深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