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邱均平
    2019,39(2):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

  • 宋艳辉, 邱均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当今数字网络、知识经济和大数据背景下,"五计学"学科群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五计学"领域出现了新现象和新问题,需要采用新思维和新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五计学"研究成果,整合"五计学"研究方法,为"五计学"的融合发展指明方向。[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与归纳演绎法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尝试性地提出了6种"五计学"知识融合实现模式:基于语义规则的知识融合,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知识融合,基于D-S理论的知识融合,基于知识挖掘的知识融合,面向网格环境的知识融合以及面向近似知识的知识融合;提出了2种"五计学"知识融合过程控制手段分别是知识融合评价和知识融合系统。
  • 王甲旬, 邱均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目前,高层次人才引进已经成为我国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举措,考察人才引进后的论文产出情况,有助于掌握人才计划的实施效果。[方法/过程]文章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载题录信息,借助Bibexcel、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前5批化学领域青年千人引进后发表论文的数量、结构、影响力、合作网络和基金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青年千人发表论文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论文平均被引高于化学领域国内和国际平均水平;存在若干已经形成规模的作者合作网络和机构合作网络,机构合作以国内机构合作为主;通过软件分析,青年千人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5个主要类别,分别是化学生物学、有机合成化学、新化学能源研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纳米材料;论文获得基金资助的水平高于全国论文项目资助的平均水平。研究提出通过建立合作网络、扩大合作网络规模,增加高影响力期刊发文数量,加强国际合作发表论文等建议提高中国化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
  • 邱均平, 沈莹, 宋艳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旨在直观了解国内外管理学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管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管理学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论文和Web of Science期刊论文中2008-2017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利用CiteSpace对管理学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作出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内管理学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创新、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国外管理学的研究热点则集中于创新、领导、组织等;国内管理学的研究趋势是大数据的发展和价值共创的应用,国外管理学的研究趋势是社会认同理论的应用和社会责任的意义。
  • 邱均平, 沈恝谌, 宋艳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对比分析,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所在,并且根据研究热点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国内外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过程]本文选取CNKI和Web of Science作为数据来源,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学科2008-2017年的文献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eace从年代分布、关键词、期刊、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内外的研究热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准,在研究涉及的领域广度和深度方面,国内略落后于国外,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各类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可能会是今后研究的新热点。
  • 邱均平, 陈丽婷, 宋艳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现代经济理论领域快速发展,如何通过国内外对比系统全面地掌握该领域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方法/过程]基于信息计量学相关理论与方法,选取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现代经济理论领域2008-2017年的文献数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从年代分布、高被引论文、核心作者、研究前沿等方面展开。[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从研究范式上看,国内主要注重理论指导实践模型的构建,国外则是通过先构建模型再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侧重自然生态经济方面的拓展,而国外主要集中于现代经济理论领域的模式和市场研究。通过这种差异化分析,能更加清晰识别国内外现代经济理论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 知识组织与语义检索

  • 李枫林, 柯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实体语义关系分类是信息抽取重要任务之一,将非结构化文本转化成结构化知识,是构建领域本体、知识图谱、开发问答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的基础工作。[方法/过程]本文详细梳理了实体语义关系分类的发展历程,从技术方法、应用领域两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近5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热门的深度学习方法抛弃了传统浅层机器学习方法繁琐的特征工程,自动学习文本特征,实验发现,在神经网络模型中融入词法、句法特征、引入注意力机制能有效提升关系分类性能。
  • 程秀峰, 范晓莹, 杨金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将情境感知技术引入图书馆以提高服务的智能化,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了提高情境感知模型中推荐结果的准确度。[方法/过程]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融合了朴素贝叶斯算法与情景感知功能的协同推荐模型,并通过实验对推荐效果进行了评估。具体为:首先,获取用户的当前任务和情景信息,同时提取历史信息库用户的行为偏好;其次基于属性加权贝叶斯算法计算用户的行为相似度,继而进行协同推荐;通过计算目标情景中所有情景属性对所推荐资源的影响的权值,对协同推荐所得评分进行加权处理,形成最终的预测预测;最后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得出的推荐结果优于传统的协同推荐结果。因此该模型能够更好地为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支持。
  • 姜恩波, 覃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与应用之一,代表了互联网发展的水平。了解当前搜索引擎的发展情况,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技术前沿动态。[方法/过程]文章首先阐述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然后重点介绍基于结构化数据的搜索引擎的原理、应用场景,揭示这一类搜索引擎的特征。[结果/结论]基于数据的搜索引擎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亮点。搜索引擎会继续将互联网的精英技术和理念收揽其中,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 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

  • 王晰巍, 任明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移动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的主流趋势,移动环境下用户如何利用阅读工具提升自身阅读体验对推进移动阅读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10名典型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在收集大量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提炼因素,并分析因素间的路径关系。[结果/结论]本研究最终归纳出5个主范畴,即感知物理示能性、社会性价值、情感满足、内部组织环境、阅读价值认知,以此为依据建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对提高移动用户的阅读体验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以帮助从用户体验视角深化移动阅读服务的未来构建方向,并为媒体运营商在资源组织和服务更新上提出一定借鉴。
  • 段尧清, 刘宇明, 蔡诗茜, 陈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文从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视角出发,通过信息采纳意向的中介效应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信息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采纳意向在感知有用性、用户期望、信息质量及主观规范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中均有中介效应。
  • 张敏, 马臻, 聂瑞, 张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分享意愿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健康网络的开发者、设计者和运营者的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管理启示。[方法/过程]基于"深度访谈+扎根理论"获取二阶信息链(含二阶信息链、二阶信任链)分析框架下社交健康信息生态链中信息内容与信息信任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整合感知价值理论、信任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中提取出的关键因素,从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内容及信息技术4个层面展开系统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研究模型。选取微信的深度用户为实证样本,通过"情境实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400份有效数据样本,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结果/结论]信息主体因素(分享价值、自我效能及面子意识)、信息环境因素(分享态度、信源引力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信宿推力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信息内容因素(信息正向情绪性、信息负向情绪性)均能显著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的社交健康信息分享意愿,而信息技术因素(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分享意愿无显著影响。
  • 周涛, 石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社会化商务环境下,由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存在,用户的体验较差,这将影响其交易意愿。而社会交互作为社会化商务的显著特征,将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改善用户体验。因此,有必要研究社会交互对社会化商务用户体验的影响机理。[方法/过程]研究共收集了287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0和LISR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人机交互(包括感知控制、感知个性化)和人人交互(包括专业度、熟悉度)显著影响流体验,流体验对用户的购买意愿和分享意愿有显著作用。因此,社会化商务平台应采取措施促进社会交互,从而改善用户体验,促进用户的社会化商务行为。
  • 李颖, 肖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为解释知识问答社区用户分享知识时的情绪和体验,从PAT模型(Person-Artifact-Task model)入手,探求用户自身特征、社区的工具特征、知识共享任务特征对心流体验产生的影响以及心流体验与持续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关联。[方法/过程]论文以百度知道社区的活跃用户为调查对象,回收205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问答社区用户自身特征中的技能水平、感知控制力、兴趣,社区工具特征的互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任务特征的挑战性对其心流体验的产生有正向影响;按照影响程度降序排列,依次为感知易用性、技能水平、感知控制力、互动性、兴趣;用户产生的心流体验越强,其持续参与知识共享的意愿越强;心流体验在除了清晰目标之外的其他6个自变量与持续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强化用户粘性、激发兴趣、提升互动等方面探讨对知识问答社区管理实践的启示。
  • 李晶, 张帅, 王文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研社交网络在我国的应用正日益广泛,文章探究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前置动因,以小木虫为数据收集场所,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深入访谈12名用户,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13个主范畴并聚焦为4个核心范畴,分别是个体意向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信息因素和学术交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用户学术社交行为和改善科研社交网络学术社交功能的建议和对策。
  • 翟姗姗, 孙雪莹, 李进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基于互联网行业的"社交"和"社群化"等概念,以网易云音乐为具体对象,研究社交体验对移动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方法/过程]本研究借鉴期望确认模型,构建研究社交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的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使用移动音乐APP时产生的获得体验、沉浸体验和人际体验显著影响满意度,获得体验和满意度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 陈昊, 焦微玲, 李文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知识付费成为移动大数据时代的一种全新知识共享模式。整合期望确认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构建消费者知识付费行为的概念模型,探讨知识试用服务对于消费者付费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有助于了解消费者的知识付费行为,并为知识服务提供者设计和优化试用体验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收取282份有效数据,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实用价值和享乐价值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于知识服务的试用满意度,但是试用成本的影响不显著。价格合理性是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关键性要素。然而,试用满意不能直接转化为消费者的付费意愿,它以价格合理性为中介对消费者付费意愿产生影响。
  • 信息资源与数据管理

  • 武虹, 陈雪飞, 王昉, 黄金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是否拥抱OA、确定OA发展路径,可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开放科学传播、未来数字出版格局,然而当前还缺乏对OA研究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当前OA出版中出现的学术质量良莠不齐、APC模式混乱等无监管问题,研究全球OA出版大数据的监测方法,设计全球OA期刊出版监测体系,包括监测指标、监测模型,用来监测OA出版现状、问题并设置监测预警点,为我国OA选择、科技期刊转型、开放科学的发展提供依据。
  • 张梦莹, 邓三鸿, 王昊, 王丽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海量的购物评价筛选出高效用的评论文本,既能为潜在用户的购买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能为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巨大的商业价值。[方法/过程]通过量化在线评论的有用性指标,以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属性权重,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在线评论有用性排序,并基于有用性过滤评论,探究在线评论对销售绩效的影响。[结果/结论]差评的各项指标相比好评来说具有明显优势,有用性更高。评论总数、评论时效性显著促进产品销售。情感倾向对搜索型商品的销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 席运江, 林瑶瑶, 廖晓, 俞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海量历史文献数字化所面临的文献数量庞大、耗时长、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将众包理念引入传统文献数字化工作中,形成基于网络众包模式的海量历史文献数字化处理方法。[方法/过程]该模式根据历史文献特点,将网络大众自发知识生产模式与专家定向模式相结合,提出了相应的用户激励和质量控制方案,从而保证众包任务的高效率、低成本、质量可控。此外,以粤海关清末历史文献为试点验证众包模式在大规模文献数字化处理工作中的可行性、高效性。[结果/结论]该模式为处理历史文献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邓志文, 都平平, 李新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单一数据源下机构知识可视化存在信息的缺失,基于多数据源的可视化可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方法/过程]分析了多数据源下机构知识动态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并针对知识节点的巨星问题给出一种多粒度数据采样和属性值加权的知识构造方法,对平台的系统架构进行了详细讨论和设计,最后基于Echarts可视化套件对平台中合作关系、研究热点、机构分布等进行了实现。[结果/结论]多数据源知识可视化平台能弥补单一数据源中可能丢失的各种关系,多粒度采样让可视化结果整体美观协调,为机构的学术发展状况、研究方向的确立、研究团队的组建等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