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理论探索

  • 任福兵, 李玲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国际化成为中国智库建设的主要目标。研究影响智库国际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性对于加快智库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智库国内外研究,结合智库建设的资源配置,构建智库国际化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各因素对智库国际化影响程度及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理念因素与其他外部因素全部相关,研究国际化与组织国际化密切相关,资源国际化相关性和传播国际化相关性内强外弱,资金来源与许多因素呈正相关。
  • 储节旺, 曹振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针对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大背景下专利情报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引导我国专利情报战略良性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法]首先简要概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专利情报战略,再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关于专利情报内容来分析国内专利情报战略实施。[结论]针对国内专利情报战略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应从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制度,专利情报公共服务平台与网络,企业的专利情报扶持力度以及深化与其他国家的专利情报合作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并且结合专利强国的相关政策分析得出我国的专利情报战略。
  • 张晓娟, 李贞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相关的政府或组织更好地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过程/方法]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建立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威胁、反应效能、控制倾向和描述性规范对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作为社会环境的因素之一,描述性规范对感知威胁、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控制倾向均有显著的影响。
  • 张敏, 赵雅兰, 张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科技引文的态度、意愿和行为的形成路径。[方法/过程]在整合知觉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引文态度、引文意愿和引文行为的形成路径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选取8所高校的78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团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338份有效问卷数据,并利用Smart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文献质量和文献声誉正向影响引文态度;主观规范对引文意愿没有影响,引文态度和引文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引文意愿;引文自我效能和引文意愿正向影响引文行为。
  • 龚花萍, 蒋雨婷, 李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创新软环境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理论依据和方法建议,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开拓新形态和新的应用领域。[方法/过程]通过研究竞争情报的过程与竞争情报活动,创新软环境的主体构成要素与环境构成要素,在它们的关系之间探索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建设的可能途径,并搭建其作用原理图,以此为依据详细阐述了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具体作用途径。[结果/结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作用途径:竞争情报过程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创新软环境水平;竞争情报活动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从而实现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这两种方式形成了一个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统一系统,为创新软环境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
  • 晁亚男, 刘庆旭, 毕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用户使用意愿的视角出发,针对数字图书馆知识链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假设推演,并根据假设推演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链接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收集数据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平台设计质量、用户期望和信息质量是数字图书馆知识链接用户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感知有用性未得到实证数据支持。
  • 宗乾进, 黄子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时间纵向维度展现社交媒体辟谣信息扩散的演化脉络,有助于厘清辟谣信息扩散的内在机理。[方法/过程]将"@人民网"官方微博发布的"全国暴雨"辟谣信息作为起点,收集该辟谣微博发布后7天内的转发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社交媒体辟谣信息扩散的演化网络,并分析其扩散的内在机理。[结果/结论]主要研究发现如下:①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从爆发期、高潮期到消退期的演化路径为:辟谣信息被政府官方微博发布后,会在极短时间内在其发布者的"紧密型"社交圈中(政府机构用户间)迅速扩散;随后,辟谣信息主要经由"大V名人"与其粉丝构成的"松散型"网络,向大V名人的粉丝扩散;最后,辟谣信息经由大V名人的粉丝,在粉丝与其好友的"紧密型"网络中扩散,直至消退。②辟谣信息扩散网络在三个时期的密度均较小。③与微博谣言扩散有所不同,绝大多数微博辟谣信息的扩散主体之间并没有互动,仅表现为单向传递关系。④相比政府官方微博而言,"大V名人"转发辟谣信息所带来的效应更能够激起受众对辟谣信息的精神共鸣,更能促进辟谣信息的扩散。
  • 朱红灿, 廖小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用户和非用户政府信息网络渠道获取态度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两者的使用意愿特点,以期改善政府信息服务质量。立足促成因素、约束因素维度,构建了用户和非用户政府信息网络渠道获取态度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技术-结构方程建模(Partial Least Squar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PLS-SEM)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行为控制对非用户和用户的政府信息网络渠道获取态度都有很强的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在促进公众初始采纳阶段的影响较显著,在持续使用阶段影响减弱;主观规范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较显著的影响,对促进非用户的初始采纳意愿影响不大;抵制变化对初始采纳意愿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
  • 王福, 成琳, 彭正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的效用和价值是评价其服务绩效的关键所在。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挖掘用户信息接受要素,促进移动图书馆用户场景化信息接受要素及其关系的合理化、有序化和适配化。[方法/过程]为此,采用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对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所涉及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梳理,建立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要素间的关联、映射和耦合的场景化适配框架体系。[结果/结论]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移动微校园为例,粗略地探讨了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和开发的若干思路,为移动图书馆信息空间再造和情境优化指明方向。
  • 闻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成为开放性资源,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创新知识获取是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方法/过程]本文从厘清社会化网络、知识协同、开放式创新三者概念和关系出发,提出三者作用的理论知识链,并据此构建了社会化网络影响量表与知识协同量表,运用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得到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了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结论]实证结果发现社会化网络对于知识协同和开放式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知识协同对于开放式创新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知识协同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实现企业的知识共享与转化,建构开放、交互性的社会化网络系统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
  • 应用研究

  • 张玉亮, 杨英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从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对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方法手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概括。同时,分析了影响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手段有效性的情景要素,为政府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过程]在梳理国内外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之上,基于4R理论设计了通用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场景下的应对手段。以丽江政府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为例,探讨危机应对手段的具体情景应用。[结果/结论]4R危机管理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因其在价值取向、行动目标和周期划分上与政府处置政府网络舆情危机有高度契合,因此将其应用于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具有适用性。危机的概率、种类、强度是影响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手段有效性的要素,因此危机应对手段的选用要依据具体的危机情景而定。
  • 王宏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当今时代最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微信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为了科学有效地利用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功能,本文深入剖析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特点,提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规则。随后以SIR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微信朋友圈紧密度、免疫以及策略改变机制等因素,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模型,并对演化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最后探讨了接收信息概率、免疫系数以及策略摇摆度等因素,对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影响,提出有效控制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建议。
  • 杜晴, 杜春凤, 朱庆华, 孙霄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讨以知乎为代表的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现状,以期提高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方法/过程]以活动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可用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化问答应用的特点,设计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对知乎APP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于知乎APP的可用性总体满意度相对较高,知乎APP在内容上的表现较好,在平台以及用户方面仍有待改进。总体上可从界面布局、用户研究、社群关系等三个方面来提高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
  • 张继东, 段小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登录移动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每天的日常,和亲人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远远多于面对面的交谈,学习工作上的事情也大多可以用社交软件完成,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必然要成为关注的重点。用户信任度可以用来详细检查用户之间所有可能的社交网络关系,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提供了一种计算用户之间信任的方法,通过对用户之间的信任进行分析完成相应的推荐和其他服务。
  • 李菲, 柯平, 高海涛, 张琦, 宋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及传播规律,使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今后的舆情信息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被应用,使其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也能对移动环境下舆情传播监管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在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软件)结合新浪微博"大学生理财"的话题所采集的基础数据,对移动网络环境下舆情传播特征、过程、规律进行实证研究,参考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监管对策。[结果/结论]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于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说明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大致特点,并且为今后进行此项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践层面监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提供了借鉴模式。
  • 业务研究

  • 马晓亭, 李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馆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规模性、高速性和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使数据产生不一致和冲突,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大数据决策的科学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图书馆大数据资源质量评估与整体优化的方法,可为用户提供准确高效的大数据质量评价结果,并能够大幅度提升图书馆大数据决策的科学性。
  • 孙翌, 周锋, 张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传统的特色资源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在用户需求的驱动下,服务模式与方法正在进行多元尝试。文章在调研与分析用户需求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动视觉搜索的特色资源服务模式,并以李政道图书馆特藏陈展服务为例,详细阐述了移动视觉搜索技术在图书馆特色资源的陈展服务中的各项应用功能,通过此应用实践讨论该模式的应用成效与启示,以期为图书馆在特色资源的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 鞠彦辉, 许燕, 啜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公益众筹可有效解决农村图书馆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方法/过程]基于Osterwalder参考模型,从价值主张、支持人、互动关系、宣传渠道、核心能力、项目团队、合作部门、成本结构、收入来源9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图书馆众筹模式,以典型农村图书馆众筹项目为例进行了验证和诠释。[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众筹模式丰富并完善了农村图书馆建设模式理论,能有效地为农村图书馆众筹的实践提供参考。
  • 党洪莉, 谭海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参与研究数据管理,评估数据管理过程以保证其持续性与有效性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重要议题。将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MM)思想引入图书馆领域,构建图书馆数据管理及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图书馆数据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介绍了该能力成熟度模型在湖南省高校数字教学资源中心的应用,以期对该项目及其他图书馆的数据管理能力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
  • 孙建辉, 李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融合路径展开研究,能够为我国出版服务的实践进展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国内外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发展现状的梳理,从外在条件和内在需求上分析我国学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必要性。从服务内容多元化、合作模式的选择、技术平台支持、出版馆员职责定位、强化出版信息素养教育五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我国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有效途径,并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发展需求的出版服务新模式提出建议。
  • 李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馆是研究型大学的信息资源服务中心,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揭示科研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向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科研支持服务。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文献调研法对美国10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科研支持服务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出这10所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工作的服务理念和实践经验。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既有重合交叉又各具特色,国内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应该加快服务转型,以科研用户需求为中心,整合全馆资源开展一站式科研支持服务工作。
  • 沙淑欣, 于淑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将图书馆作为数据服务合作开展的核心角色,分析其与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寻求纳什均衡状态;提出多方共赢的合作博弈策略;并构建实现数据服务顺利、高效开展的保障机制。
  • 杨文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信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发展方向,在服务形式、信息推送速率、稳定性、使用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服务内容也比较丰富。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网络调研发现,现有的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存在着诸如栏目设置随意、内容创新不足、更新率低、平台功能不完善、宣传推广不足和用户群缺乏稳定性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微信的运营管理、信息与语言组织、平台功能、推送策略、稳定相应用户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与事实参考。
  • 管理论坛

  • 王学东, 汪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究其本质是创新驱动型产业。在创新过程中,专利作为一种标准化、客观化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是衡量领域技术创新的合理指标。因此本文基于专利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视角,以武汉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态势、专利申请人、以及专利法律状态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来展示专利视角的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现状。最后对量化数据所体现的创新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论表明,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但其产业创新主体规模小、创新成果较为集中,且合作创新程度偏低,这些问题不利于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交流传递,从而会限制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需在今后的产业创新发展中重点改善。
  • 刘鑫, 史玉升, 王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产业中专利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技术知识基础并形成有效的技术组合,本文选取3D打印这一战略性新兴技术的专利情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技术知识基础对专利技术产业化的作用机制,并从专利管理视角提出区域与工艺技术知识基础的界定及其对技术产业化的影响,拓展了知识基础理论在产业创新研究中的应用。[过程/方法]实证研究中,运用孔多塞评价法对中国三省区和3D打印三种主流工艺的专利技术知识基础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从创新网络结构、知识基础规模、知识基础广度、知识基础多元度、知识基础深度五个维度综合对比了在不同区域和工艺基础上推进技术产业化的专利条件与实施潜力。[结果/结论]以3D打印产业为例的研究发现,特定技术在不同区域和工艺上势必存在专利技术知识基础差异,仅从专利数量等单一因素来判断某区域或技术工艺是否具备技术产业化基础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产业规划是不够客观全面的。
  • 吕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的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相关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以CAJD收录的政府数据开放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动向与热点主题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期刊、研究者、研究机构、高被引文献4个层面分别对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的重要期刊、高影响力作者、高产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其次,基于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该领域的五大研究主题分别是政府数据开放的基础理论研究、面向电子治理的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研究、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政府数据开放门户平台及其隐私保护研究。最后,指明了当前政府数据开放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
  • 杨晶, 罗守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EBSCOhost数据库中筛选出239篇文献为源数据,在共词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SATI 2.5提取高频关键词,采用Gephi0.9.1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6年国外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成动机"、"传播效应"和"在线社会网络";而以"大数据"和"消费者态度"为代表的商业情报研究从2013年开始逐渐成为新兴的热点问题。最后,结合研究趋势,从生成内容特征、生成内容动因和内容边界管理提出有待探索的问题供后续研究参考。
  • 综述·述评

  • 李纲, 徐健, 余辉, 马亚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基于被引片段识别的科技文摘生成是文献计量学、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研究问题。通过梳理相关成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首先介绍被引片段概念,进而从被引片段识别与分类、文摘生成与评价等步骤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结论]当前被引片段识别总体上可以分为机器学习和检索两类,分面判定还存在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摘要生成与评估方法相关研究较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