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ISSN 1008-0821 CN 22-1182/G3
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指南
出版政策
期刊浏览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订阅
选题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出版道德
版权声明
预印本政策声明
AI政策声明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4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2-01
★ 专题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数据共享与数据治理
★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全选
|
专题
Select
专题导语:数字人文视角下人文资源知识聚合与知识发现研究
邓君
2022,42(2):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数字人文视阈下清代科举进士群体时空网络结构分析
邓君, 常严予, 孙绍丹, 宋先智, 钟楚依
2022,42(2): 4-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数字人文视阈下,运用数字技术剖析清代进士群体社会关系网络及时空分布规律,以期为传统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方法/过程] 通过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获取清代进士群体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绘制清代进士空间分布图,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勾勒清代进士群体社会关系网络图谱。[结果/结论] 研究借助数字技术直观展现清代进士时空分布特征,立体解读清代进士群体社会关系网络,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借此为清代进士的分析与解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Select
数字人文视角下《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研究
宋雪雁, 霍晓楠, 刘寅鹏, 邓君
2022,42(2): 14-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通过数字工具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网络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为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 通过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数据的采集、清洗,通过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检索贬谪诗人的社会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贬谪诗人的社会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结果/结论] 从《全唐诗》贬谪诗人的总体社会关系、核心人物及其网络特征、社会群体模块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以帮助人文学者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进行深入解读。
Select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记忆资源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王阮, 邓君
2022,42(2): 22-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传统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适应数字人文时代的发展需要。伴随数字与人文研究的碰撞不断深入,以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能为口述记忆资源深度挖掘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 构建口述记忆资源知识图谱模型,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老战士口述记忆资源为数据源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与多维语义查询。[结果/结论] 本文验证了知识图谱技术方法在知识挖掘、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等方面的适用性与实用性,有效创新了数字人文环境下口述记忆资源开发路径。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Select
基于标准体系建设的城市数据画像实施路径研究
刘学太, 巴志超, 李纲
2022,42(2): 34-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城市数据画像是城市在信息空间中实体化的有效途径。基于标准体系构建的城市数据画像实施路径研究可以丰富城市数据画像相关理论,为城市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本文在对现有实践与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城市数据画像的内涵特征、现有相关技术与标准的探讨出发,基于分面建模的思想进行城市数据画像标准体系制定,并讨论标准体系应用推广与效果评估的相关理论问题,构建城市数据画像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探索基于标准体系建设的城市数据画像实践路径。[结果/结论] 城市数据画像标准体系包含城市数据画像重点应用标准与面向城市数据画像建设的标准规范群两类,基于标准体系的城市数据画像的实施可分为需求分析、画像构建与平台建设3部分。
Select
信息处理视角下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机制分析
楼雯, 张鸢飞
2022,42(2): 44-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学术数据在科学传播与知识共享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有着相当复杂的运动,系统性探究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流程、机制和影响因素,对科学界和科技工作者了解科学交流和知识演化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综合科学情报交流理论和科学交流系统理论来分析并提出现代科学交流系统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Vensim软件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影响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运动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提出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的双循环运动模式,该系统仿真结果显示,调整学术数据的输入初值与系统的输入转化率对学术数据的输出提升最大。因此,应当增加基础学术数据储备,塑造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平衡发展的稳定系统,推进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产生更多价值。
Select
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南海证据性数据抽取算法比较与应用
彭玉芳, 陈将浩, 何志强
2022,42(2): 55-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本文尝试从文献载体到文献内容(全文检索)再到数据层面的细粒度的南海证据性数据抽取。首先,能提高南海文献数字资源的检索性能;其次,为专业人员提供充足的证据材料;最后,为南海维权的证据链关联模型构建做好基础。[方法/过程] 根据南海维权证据的特点,制定抽取规则。通过文本清洗、文本分段、段分句、分词把非结构化的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然后分别比较朴素贝叶斯、SVM、随机森林、DNN、TexCNN、Bi-LSTM、LightGBM和XGBoost的证据性数据抽取效果。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证据抽取的准确性,增加了“5W”规则过滤和人工校验。[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构建DNN模型的证据性数据抽取效果较好,准确率达0.88。通过进一步融合“5W”规则过滤和人工校验,显著地提高了南海证据性数据抽取的准确率,本文的证据抽取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Select
信息框架对居民新冠疫苗初期接种意愿的影响机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韩玺, 邓佳音, 韩文婷
2022,42(2): 70-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促进居民健康行为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新冠疫苗初期接种为例,研究信息框架对居民预防型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利用准试验在2021年1月对413位居民进行疫苗劝说接种知识的干预,通过配对t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信息框架的作用机制。[结果/结论] 收益和损失型框架信息干预均可促进居民新冠疫苗接种态度和意愿。收益型比损失型信息框架的劝说效果更好,且信息接受度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感知易感性在信息框架通过信息接受度影响疫苗接种意愿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对公共卫生事件中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信息劝说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Select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非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袁静, 郭玲玉
2022,42(2): 81-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当前关于在线健康社区的研究大多关注用户的积极使用行为,而探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非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保留用户群体、促进在线健康社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 在文献调研和相关理论借鉴基础上,结合在线健康社区自身特征,提取在线健康社区用户非持续使用行为的初始影响因素,利用实证调查数据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修正。[结果/结论] 感知风险、服务质量与成本、系统与信息质量、感知社会支持是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非持续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中,服务管理、医生服务质量、服务费用、系统功能、感知隐私与诊疗风险等细分因素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非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大,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Select
工作场所情境下信息素养研究——内涵、特征与趋势
李妍, 曹文振
2022,42(2): 94-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境的变革与丰富推动学界对非学术情境下信息素养的探讨不断深入。目前国内鲜有工作场所情境下对信息素养研究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探讨成果,本文希望填补这一研究缺失。[方法/过程] 基于深入调研总结相关主题文献,工作场所情境下信息素养研究目前主要体现出理论视角研究支撑跨域且多元、应用实践研究广泛且具象、教育反思研究试图回应挑战、行业需求研究映射组织特色等特点,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研究不足。[结果/结论] 聚焦于图情领域的研究发展,应当从理论视角转换、应用领域拓展、教育反思推进、行业需求延伸4个方面展开面向未来的工作场所情境下信息素养研究。
Select
基于文本大数据的学科知识可视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情报学为例
夏一雪
2022,42(2): 104-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适应数据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需求,发挥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入知识可视化的优势,基于文本大数据进行学科知识可视化教学探索与实践。[方法/过程] 以知识可视化理论为基础,构建是什么(know-what)、为什么(know-why)、怎么样(know-how)、会怎样(know-will-be)的学科知识可视化教学模式,选择科学知识图谱作为可视化教学路径。以情报学为例,运用Citespace针对情报概念、情报流程、情报系统/体系、突发事件情报等教学内容,开展学科知识可视化教学实践。[结果/结论] 实践结果表明,基于文本大数据的知识可视化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识记、思考和创新,有效提升学科教学中知识传播的表达力和知识创新的穿透力。
Select
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体验效果及优化策略研究
李宇佳, 陈为东
2022,42(2): 117-1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调查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主观感知体验有助于优化平台知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方法/过程] 依据用户体验相关模型,从美学、含义、行为、情感、价值5个体验维度构建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体验效果指标体系,根据物元可拓法给出体验效果的物元模型和计算过程,并以“社科学术圈”公众号为例。[结果/结论] “社科学术圈”用户在美学、含义维度的体验效果为满意等级,在行为、情感、价值维度的体验效果为一般等级,总体体验效果倾向满意,分析了体验结果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
数据共享与数据治理
Select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的演进过程研究
李鑫浩, 赵需要
2022,42(2): 130-1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随着数字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数据与社会的互动形成了以数据、人和环境为核心的圈层生态系统,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结构要素。[方法/过程]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演化博弈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对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演进过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工具Gephi对政府数据生态链演进过程中的部分环节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其主要特征并抽取演进的关键路径。[结果/结论] 梳理出演进过程中各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发现和总结了演进过程的特征、动因和动力,并对各个演进过程的形成机理与嬗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以深圳市政府数据开放为演进起点对演进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为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上各个节点的优化发展和数据治理提供参考。
Select
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行为:生成机理与促进策略
冉连, 张曦, 张海霞
2022,42(2): 143-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讨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的行为逻辑,旨在推动实现公众广泛参与政府数据开放服务的政策目标,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议题的纵深推进。[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逻辑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规范分析方法,以解构式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分析论证了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行为的生成机理。[结果/结论] 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行为受到个体感知、环境影响、条件保障三大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个体感知生成功利性影响,外部环境生成指引性影响,基础条件保障生成关键性影响。构建供需精准匹配的数据开放服务体系、夯实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政策配套与宣传引导体系、建立长效化的资源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生态体系是促进公众参与政府数据开放服务的关键路径。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Select
多属性学术评价方法鲁棒性及产生机制研究
俞立平, 张再杰
2022,42(2): 152-1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本文提出多属性学术评价方法鲁棒性问题,即尽管评价方法不同,但评价结果排序却大致不变,评价方法选择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研究其产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JCR2019管理学期刊评价和线性评价、TOPSIS、因子分析3种评价方法为例,通过计算不同评价方法的实际权重,将其放在同一框架下进行比较。[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指标高度相关是多属性评价方法鲁棒性的根本原因,本质上是不同评价方法的实际权重组合对高相关指标评价不敏感;评价指标相关度越高,评价方法鲁棒性越严重;评价方法鲁棒性还受高相关指标数量、评价对象数量的影响;实际权重对于评价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定要重视多属性学术评价方法鲁棒性现象。
Select
高水平综合性学术期刊论文科研合作特征与影响力研究——以中美发表的
Nature
、
Science
论文为例
尚媛媛, 张琳, 曹喆, 赵文静, 黄颖
2022,42(2): 163-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究中国高水平综合性学术期刊论文(简称“高水平期刊论文”)的合作特征与影响力,有助于明确适合我国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合作模式,推进高水平研究的发展。[方法/过程] 借助比较分析和回归分析,在划分不同合著规模的基础上,探究中美
Nature
、
Science
论文的合作与影响力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 中国大规模合著明显,较依赖国际合作且参与率、主导率均较低,而美国较多以小规模合著和非国际合作的方式发表论文,参与率和主导率较高;中国高学术/网络社会影响力论文占比均较高,但这些论文多以大规模合著、国际合作的方式完成;作者/国家数量对论文影响力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作者/国家数量越多,影响力越高,合作方式与合作对象更为重要,国际合作、同美国合作对论文影响力有积极作用。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下载中心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Rss服务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