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欧石燕, 陈嘉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科学论文的语步结构对于读者理解论文内容、快速定位特定信息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对化学领域科学论文的语步自动识别方法进行了探索,比较了基于文本分类和序列标注两种解决模式以及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两种技术的多种语步识别模型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BERT与传统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深度森林相结合的混合模型。[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文本分类模式的语步识别效果要优于序列标注模式;传统机器学习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语步识别效果总体相近;通过将两者进行结合的混合模型可以获得更好的语步识别效果,在整篇论文7个语步类别上的宏平均F1值达到73%。
  • 史雅妮, 康乐乐, 李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区块链技术是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其中监管相对可控的联盟链适用于赋能实体经济建设,给技术开发者带来巨大的机遇。但由于区块链产业与技术尚未成熟,而技术的使用者实体经济企业又缺乏区块链独立创新能力,目前急需清晰的创新组织模式和路径将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联盟区块链研发过程中的研发生态和流程,研究实现开放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与路径:联盟链核心设计运营者如何在由外而内的开放式创新方式中,汲取外部知识、提高产品创新;如何通过由内而外的开放式创新方式,利用外部资源、促进区块链商务模式创新;如何通过内部管理手段的提升,进行管理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结果/结论]本文建立和完善联盟区块链的开放式创新理论体系,为实体经济研发区块链的组织模式与路径提供了借鉴,也为政府和企业联盟对区块链产业研发制定相应的体制机制政策奠定了基础。
  • 王文韬, 滕文倩, 李建礼, 张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分析需求驱动下健康领域知识的解构与重构,为面向健康领域知识组织优化提供借鉴参考。[方法/过程]以39健康网糖尿病话题为数据源收集2 553个问答贴文本数据,基于粒度原理将健康领域知识解构成不同知识单元,找寻知识单元频次及知识单元间显隐性关系,绘制知识单元链接,对健康领域知识组织优化提出建议。[结果/结论]用户健康素养普遍不高;健康领域知识需求的解构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生成知识单元;健康领域知识需求与知识链接呈现"疾病内沿知识单元链接紧密,疾病外沿知识单元链接稀疏"趋势;现有健康领域知识组织与用户需求不契合等。
  • 付宏, 罗湘莹, 杜智涛, 李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析影响社会化媒体信息评论与转发的变量及其作用路径;建构社会化媒体信息再传播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过程/方法]选取转发和评论行为作为社会化媒体信息再传播的主要方式;从信源、内容、卷入度三方面考虑信息再传播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国内主要社会化媒体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构建社会化媒体信息再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探讨卷入度的调节作用;构建结构方程验证模型。[结果/结论]除了信源知名度和内容信息量对转发行为影响不显著之外,社会化媒体信源的知名度、信任感,内容的信息量、代入感和趣味性以及用户的卷入度均对信息再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信源知名度对用户转发的影响受到卷入度的负向调节。
  •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 陈忆金, 潘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健康类短视频信息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因素,以在提高健康类短视频信息有用性方面,为健康类短视频的运营平台、创作者和用户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和使用与满足理论(UGT)建立健康类短视频信息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因素模型,应用路径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并探究不同电子健康信息素养及健康信息需求程度群体间的差异。[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来源可信度对用户需求满足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用户的信息寻求需求满足和社交性需求满足正向影响其对健康类短视频的信息有用性感知,高电子健康信息素养和高健康信息需求程度群体更倾向于从中心路径评估健康类短视频的信息有用性,而低电子健康信息素养和低健康信息需求程度群体则倾向于从外围路径进行评估。此外,电子健康信息素养和健康信息需求程度在需求满足对信息有用性感知的部分影响路径上有显著调节作用。
  • 张莉, 宋小康, 孙霄凌, 朱庆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随着Web2.0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化搜索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社会化搜索过程更加注重用户的信息交互能力,本研究旨在构建该情境下的信息素养测评工具以更好地理解用户搜索过程及结果。[方法/过程]本文针对社会化搜索情境,以现有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专家访谈、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等过程,构建信息素养测评量表。[结果/结论]最终量表包含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搜索、信息评价、信息交流、信息加工及信息道德7个维度,共24个题项,为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素养评价提供了实用工具并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领域的研究内容。
  • 李晶, 薛晨琦, 刘婵, 包惠敏, 李璐瑶, 梁旭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突发风险情境下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各影响因素与系统式信息处理模式和启发式信息处理模式的关联关系。[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了36名大学生的访谈样本,利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样本进行编码分析,基于编码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负面情绪、信息充分性、信息主观规范、信息关注度、信息获取渠道对受访者的信息搜寻行为具有影响,针对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与信息处理模式的相关性比较发现,系统式信息处理模式与强负面情绪、弱信息充分性、信息获取渠道多样性密切相关。本文从高校和图书馆出发提出了若干建议,为在突发风险情境下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优化和引导提供参考和建议。
  • 范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索不同求职情境下影响因素及其构成的组态条件与求职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求职信息搜寻行为、改善与扩展求职信息服务、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借助因子分析构建求职搜寻行为影响因素测量量表,运用QCA方法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索求职者在预备期、行动期以及受挫后求职这3种求职情境下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条件组态,并对比3种情境下搜寻行为机理的差异,提出相应的启示与建议。[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求职者在进行求职搜寻时会受到信息、平台和自我特征3个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情境下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效果。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谭春辉, 周一夫, 冯扬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已经出台的信息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有利于政府对后续政策文本的出台调整和推进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信息服务业持续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选取2009—2020年具有代表性的46份政策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从政策工具类型角度和信息服务政策社会作用角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存在的问题: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内部工具结构配置失衡;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欠缺,内部工具使用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内部工具较为缺乏;各类型政策工具在信息服务社会作用中分布不均。优化建议:优化调整各类型政策工具搭配、注重政策工具在信息服务政策社会作用要素中合理配置、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合作沟通。
  • 王兴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新文科建设是我国近两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如何通过服务创新来应对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新需要,是高校图书馆需要面对的新课题。[方法/过程]本文提出智库式服务的概念,构建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模式。该模式以学术成果为基础,辅以学科评估和学位授予情况、学科建设相关政策等信息,从时间和学科属性两个维度,分析高校的学科建设总体情况、学科建设重点和学科交叉性,并提出新文科建设对策建议,为高校新文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以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进行实践探索,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结论]通过针对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及实践探索,发现图书馆提供的这种新服务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可以协助高校进行新文科建设方面的决策,也为图书情报界开展类似的服务工作提供了借鉴。
  • 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 陈芳, 杨建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索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和计算社会学在社会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为制定合理、全面的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评价方案提供范式和方法基础。[方法/过程]收集Google Scholar、Elsevier、Emerald、CNKI、万方数据库中社会影响力评价文献,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方法对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评价涉及的评价方法、范式原则、评价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结果/结论]目前常用的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评价方法包含指标体系构建、文献计量学、案例研究与社会网络分析。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科研成果评价更应聚焦社会影响、凸显人文关怀;整合多源的、可用于评价的信息;并加强质性研究在评价中的应用。在方案制定和技术实现上,应注重构建分面评价体系;建设影响力分析数据库;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科研成果的广泛性社会影响。
  • 耿海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科研合作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实现方式,知识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人文社会科学合著科研论文的计量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规律、学科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过程]本文以2016—2020年发表的社科基金论文数据为分析对象,选用合著率、篇均作者数和合著模式3个分析指标,从整体情况、分学科和年度发展趋势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超过一半的学术论文是通过合作完成,科研合作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合作规模较小,以2人合作为主。各学科之间的科研合作差异很大,合著率最高的是统计学,最低的是中国文学。多数社会科学学科的合著率高,而且有升高的趋势,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这些人文学科,科研合作一直都很低,且随年代变化的趋势也不明显。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合作增长主要受益于合著率高的社会科学,学科自身特性仍然是影响科研合作的主要因素,期刊用稿要求也会影响科研合作。
  • 孙竹梅, 汪志兵, 韩文民, 潘雪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科研合作中存在的合作对象科研水平差异和贡献差异问题,构建考虑差异性的科研产出多元聚合测度指标。[方法/过程]以30所材料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建立科研合作网络。分别从科学计量视角、复杂网络视角和差异性视角,选择与科研产出指标强正相关的科研合作能力指标,构建科研产出多元聚合测度指标并检验其有效性。[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科研合作能力指标都与科研产出指标存在正相关性;从差异性视角提出的两个科研合作能力指标与科研产出指标存在显著的强正相关性;研究构建的多元聚合测度指标更能够刻画机构的科研产出水平。本文能够丰富科研合作网络的研究内容,为机构科学选择科研合作对象,有效提高科研产出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杨辰, 王楚涵, 方锦源, 刘婷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研究对我国一流大学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展开的国际科研合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研究以2004—2018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发表的国际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合作特征、合作效应等进行了多维度的文献计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不同区域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所进行的国际科研合作在合作倾向、合作特征与合作效应等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近年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国际科研合作规模大幅扩大,且倾向于同地理位置接近的发达国家和具有高水平教育的欧美国家进行合作。此外,虽有研究显示中国学者的研究主导能力逐渐增强,但其研究水平和研究影响力仍需提高。
  •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 张涛, 马海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发展受益于政策调控,因此,人工智能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准确把握政策主题热点及演进路径可以为政策制定与优化、产业布局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利用主题聚类和主题相似度计算方法,对我国138部人工智能政策进行主题热点及演进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未来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不但会持续关注智能制造、智能技术创新、智能化服务等主题,还将会重点关注智能技术标准研制、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等领域,通过对人工智能政策主题热点及演进分析,以期更好把握我国人工智能政策发展脉络,为人工智能产业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崔靖华, 朱学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专利主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以新冠病毒的防控、治疗等工作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情报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国家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事件的决策和处置提供技术上的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冠疫情专利文献为数据来源,构建编码表,进行编码,并对疫情防护、病毒消杀等专利主题进行时序演化分析,明确新冠疫情专利主题的发展态势。编码完成后,本研究分别对疫情防护、病毒消杀、大数据防疫等专利主题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明确主题热点。[结果/结论]最终讨论并分析了新冠疫情专利主题在疫情防控技术中的作用,并从横向时间上和纵向空间上为创新主体提供相关的创新建议。
  • 孙掌印, 姚凯波, 徐路, 金敏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知识图谱的视角解析智库评价,全景式地展示智库评价研究的知识结构、知识特征和发展脉络,为智库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参考。[方法/过程]通过信息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智库评价领域研究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结果/结论]得出我国智库评价研究的热度持续增高,形成了智库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与智库建设、高校智库、新型智库等相关问题研究的热点主题|从研究时区和突现词来看,评价体系、智库影响力、一带一路等是未来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