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

  • 李阳, 卞一洋, 盛东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情报信息战在其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从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出发,应急情报领域能否按下"快进键"是一个现实问题。[方法/过程] 文章在回顾应急情报基本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情报信息思考,认为下一代应急情报建设迫在眉睫,并从大情报系统视角提出相关路径思索。[结果/结论] 文章从"资源力""技战力""人才力""动员力""决策力""科普力" 6个方面对应急情报的"再出发"进行了深度思考,寄期望于为面向安全应急领域的情报支持范式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 盛东方, 尹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策需求方,是应急管理活动的重要构成角色之一。相应的政策供给是否与政策需求相匹配,关系着应急管理的成效。政策供需匹配研究拓展了政策文本研究的分析视角,为优化应急管理政策的科学设计,提升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精准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基于主题分布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两条路径,采用融合了主题挖掘、文本分类和共现分析的政策文本计算方法,探究突发公共事件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供需匹配问题。[结果/结论] 金融支持类政策供需较为平衡,信息化征管和税费优惠类政策尚需加强舆论宣传,政务服务和物资保供类政策有待进一步增加政策供给。
  • 情报理论与前瞻观点

  • 彭知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情报观点表达涉及情报活动的多个要素,研究这些要素及其复杂关系,有助于情报观点的准确表达与传递。[方法/过程] 本文基于信息传递原理,运用情报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理论方法来开展研究。[结果/结论] 针对情报观点表达面临的困难:如何确保情报观点表达的主体不发生偏离,如何准确表达情报观点,如何面向读者/用户表达情报观点,提出如下策略:以集体的方式编写情报,语言表达精确与模糊相统一,站在读者/用户的角度来编写情报。
  • 沈旺, 代旺, 高雪倩, 孙美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提出基于多重图的社交网络用户可信度评价方法,为网络信息生态治理提供有效依据,为有害次生舆情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 构建了网络欺凌和隐私泄露特征抽取指标体系;利用多重图表示社交网络用户动态信息网络;根据提取到的网络欺凌和隐私泄露信息进行用户信息行为分析;利用德尔菲法确定网络欺凌行为与隐私泄露行为概率的权重,综合分析社交网络用户可信度。[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重图的用户可信度评价结果与基于调查问卷的用户可信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多重图的社交网络用户可信度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朱光, 刘蕾, 李凤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如何挖掘海量学术论文中的研究主题,梳理研究主题的演化脉络和关联关系,预测主题前沿热点,对掌握科技竞争先机至关重要。[方法/过程] 针对当前主题关联和预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隐含狄利克雷(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模型的研究关联与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划分多时序窗口,并利用LDA主题模型挖掘学术文献中的隐性研究主题,分析主题间的关联关系;基于主题预测指标的时间序列特征,运用LSTM模型对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进行预测,并结合基金立项和论文发表情况对预测结果进行定性修正。[结果/结论] 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准确挖掘研究主题,分析主题关联关系,对研究主题研究走势和热点的预测具有实用价值。
  • 王福, 康丽琴, 刘宇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现有移动政务信息逐渐呈现为泛在化、碎片化、个性化、交互性、原创性和分享性的特征,如何挖掘移动政务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信息接受期望,并为其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政务信息推送,这对于提升移动政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性能意义重大。[方法/过程] 本文采用频繁时序的挖掘方法,对用户所处场景的政务信息接受期望进行有效地挖掘,并为用户在相应的场景精准地提供其期望的敏感性业务,这是提升移动政务服务黏性的重要路径。[结果/结论] 提出了移动政务的"场景—行为—情境"的三维一景适配的服务策略,并将其细化为标准化和个性化适配服务策略,期望能为移动政务信息接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用户行为与用户研究

  • 熊回香, 李建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究学术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学术社交网站用户行为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为平台持续吸引和留住用户提供一些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法选取50篇实证研究文献,依据扎根理论的编码体系,采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原始文献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出16个主范畴并整合为5个核心范畴,并据此构建学术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主要包括成果管理行为、学术交流行为、信息捕获行为和资源推荐行为。个体特征、认知意识、情感体验是学术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内部直接驱动因素,平台条件是学术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外部间接促进因素。
  • 杨金龙, 胡广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研究移动学习用户感知学习效果的组态动因及提升策略,可为移动学习社区发展提供借鉴。根据通用信息传输系统原理,将动因按平台、传输和用户层面进行划分,构建移动学习社区用户感知学习效果的动因框架。[方法/过程] 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开放式调查数据为支撑,组态视角分析移动学习用户感知学习效果的非对称多重并发因果效应。[结果/结论] 研究得到策略(1):学习资源建设好、平台界面设计好、资源教学形式为录播/资源推送、社交互动程度低,是各类移动学习用户感知学习效果提升的必要组态策略;同时也是同域自主型和跨域依赖型用户组态提升的策略;策略(2):跨域自主型用户组态提升的策略是,策略(1)的基础上,还需学习趣味设计好、移动学习环境便利;策略(3):同域依赖型用户组态提升的策略是,策略(1)的基础上,还需移动学习环境便利。
  • 周耀林, 黄玉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感知风险对科研人员持续使用云存储服务造成了巨大阻碍。因此,探究科研人员在使用云存储过程中对具体风险因素的感知,可以为提高云存储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与用户粘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对科研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得到19个概念,10个子范畴和4个主范畴,构建感知风险视角下的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隐私风险、丢失风险、损坏风险和经济风险的感知会直接对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 情报业务与情报服务

  • 牟冬梅, 杨鑫禹, 李茵, 邵琦, 靳春妍, 陈彦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开展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为改善医院管理决策中的数据应用现状,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期拓展情报学的问题域和应用空间。[方法/过程] 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ATLAS.ti8,编码分析面向医院管理者的半结构化访谈资料,确定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 数据质量、医院支持、外部环境、管理者支持和系统完善是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和中介关系构成了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模型,并据此为促进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了策略和建议。
  • 陈金菊, 王义真, 欧石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传统的基于知识图谱的自动问答研究主要是针对用户提问直接检索答案,但由于系统对用户问题的理解存在歧义,导致得到的答案不够精确。采用基于知识图谱的多轮自动问答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方法/过程] 本文首先构建了以事件为中心的道路法规本体模型,依据该模型从道路法规中抽取实例图谱,并设计出基于道路法规知识图谱的问答框架。然后,对该框架所使用到的模型进行测评。最后,进行系统的总体测评。[结果/结论] 从模块测评结果来看,本文所提出BCNN_BiLSM模型在事件识别和意图识别的F1值分别是0.798和0.930,BBiLSTM_CRF模型在本体属性识别F1值为0.807,总体性能优于其他模型。系统的总体测评结果表明,完整句的准确率为0.74,缺省句的任务完成率为0.83。本文提出的基于道路法规知识图谱的多轮自动问答可为相关领域自动问答研究提供参考。
  • 王铎, 陶冰心, 郑国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用户在使用VR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的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VR服务的创新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本文基于期望确认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VR图书馆服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了201份样本,并使用结构方程对模型及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感知娱乐性、感知有用性、感知交互性、感知易用性和期望确认度对图书馆VR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 信息传播与信息规制

  • 段尧清, 周密, 尚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是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对提升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数理统计与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国务院部门网站2008-2018年公布的364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从公开内容、公开方式与公开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态势,据此提出相应调控策略。[结果/结论] 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强调重点领域事项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方式转型不成熟、公开效果满意度有待提升等公开态势,提出扩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组建新媒体矩阵、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调控策略。
  • 刘瑞, 马海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开放数据政策的循证制定是将正确有效的证据置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中心环节,从而使得政策的制定更科学合理,更有利于数据的开放。[方法/过程] 本文简述了开放数据相关政策的发展,对比当前开放数据政策制定问题与循证制定的优势,并阐述了循证制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以及开放数据政策循证制定的必要性,最后构建循证制定开放数据政策的体系。[结果/结论] 从循证制定政策的目标、主体、内容等方面构建了开放数据政策循证制定的体系,以期对开放数据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邓崧, 洪润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研究隐私保护背景下医保数据的共享开放,对当前医保数据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等方法,从医保数据的分类出发,分析了影响共享开放的限制性因素。[结果/结论] 大数据时代,应在隐私保护背景下实现医保数据的共享开放;通过"四级四类型"分类法,能有效界定共享开放方式、程度和意义;基于史密斯模型分析得出限制共享开放的因素,并提出要寻找隐私保护与数据开放的平衡点Q、构建医保数据共享开放的环形平台管理模式、建立高效隐私保护技术平台等对策;用利益相关者法可界定出相关的权利与责任边界。
  • 姜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针对国外资助机构发布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进行政策评估分析,以期为国内资助机构制定与完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提出政策建议。[方法/过程] 本研究首先从国外资助机构发布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中选取若干目标政策;其次,通过质性文本分析法针对目标政策构建政策文本分析类目体系;第三,针对国外资助机构发布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进行政策评估分析;最后,依据政策评估分析结果,针对国内资助机构的政策制定与完善提出政策建议。[结果/结论] 建议国内资助机构尽快参考与借鉴国外代表性资助机构发布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针对数据创建、数据访问和数据归档3个数据生命阶段的相关政策内容进行补充、调整与完善。
  • 研究综述与前沿进展

  • 孙雨生, 朱金宏, 李亚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从用户兴趣建模、推荐机制、信息资源管理3方面阐述国内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推荐核心内容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文章用内容分析法归纳了263篇文献内容,从用户兴趣建模、推荐机制、信息资源管理3方面阐述了国内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推荐核心内容研究进展。[结果/结论]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兴趣建模主要结合大数据技术改进传统用户兴趣建模,包括模型表示、模型初始化和模型进化;基于大数据的推荐机制主要改进、混合传统推荐机制并优化推荐结果;基于大数据的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表示、数据存储和数据更新。
  • 史一楠, 张宁, 袁勤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社交媒体成瘾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下的重要研究课题,对社交媒体成瘾定义标准、测量工具、理论模型和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述评,并对此类信息行为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法,以国外现有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系统脉络梳理和整体内容述评。[结果/结论] 当前关于社交媒体成瘾的定义存有争议,需建立更加明确有效的成瘾判定标准;基于不同理论模型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侧重于个体的使用动机和心理因素,未来可加入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社交媒体成瘾测量工具需要更加针对特定平台。立足于图书情报学科领域,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及思路。